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东海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瑞昔布
  • 3篇麻醉
  • 2篇镇痛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术后
  • 2篇全麻
  • 2篇自控镇痛
  • 2篇腺癌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自控
  • 2篇静脉自控镇痛
  • 2篇
  • 1篇地佐辛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乳腺癌根治
  • 1篇乳腺癌根治术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癌术

机构

  • 5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5篇张同军
  • 5篇靳红绪
  • 5篇王忠义
  • 5篇吕东海
  • 3篇张华
  • 2篇孙学飞
  • 1篇刘学峰
  • 1篇王福朝
  • 1篇赵津津
  • 1篇姚长青
  • 1篇李凤丹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帕瑞昔布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的效果评价
2016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来我院行剖腹探查患者400例,随机分为4组组:帕瑞昔布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帕瑞昔布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和对照组(N组),均行常规监测以及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拔管前1 min(T1)、拔管后1 min(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评估患者麻醉恢复期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躁动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观察恢复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1)4组组T0时间点HR和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T1、T2、T3和T4时间点,N组的HR和MAP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其中PD组最低;(2)D、P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P组和N组(P〈0.05),P、D、PD组的VAS疼痛评分和躁动率明显低于N组(P〈0.05),而PD组两种评分又明显低于P组和D组(P〈0.05);(3)4组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帕瑞昔布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可提高麻醉恢复期患者安全。
吕东海靳红绪史双友王忠义张华张同军
关键词:帕瑞昔布麻醉苏醒质量
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 和平医院于2014年1?12月收治需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4组 , 每组20例 ,即帕瑞昔 布钠+右美托咪定组(PD 组) 、 帕瑞昔布钠组(P 组) 、 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N 组) , 比较4组患者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恢复期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躁动发生率及恢复期镇静情况.结果: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诱导前(T0)组患者心跳(HR )和平均动脉压(MA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 拔管 前1 min (T1)、 拔管后1 min (T2)、 拔管后5 min (T3)、 拔管后10min (T4)时间点D 组和PD 组的 HR和MAP均明显低于N 组 (均P 〈0. 05), 且 PD 组患者躁动及镇静情况均显著优于其他3组(均 P 〈 0 . 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全麻患者可提供适度的镇静作用,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且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吕东海靳红绪史双友王忠义张华张同军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恢复期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对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靳红绪孙学飞张同军王忠义李凤丹刘学峰吕东海赵津津
该课题选取临床接受术后镇痛的恶性肿瘤患者,创造性地将地佐辛和舒芬太尼复合优化配比后应用于肿瘤患者PCIA并评价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选题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临床术后镇痛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是很好的临床实践...
关键词: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临床麻醉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乳腺癌患者根治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 m 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静脉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6、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0~4、4~12、12~24、24~36 h的PC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PCA使用次数,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吕东海王忠义张同军靳红绪史双友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超前镇痛静脉自控镇痛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206例,年龄32~7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3~34.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PG组病人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胸3椎旁间隙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并置入导管。两组病人诱导后插入喉罩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术后PG组给予连续胸椎旁神经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analgesia,PCPA),GA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术中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满意率情况和不良反应。随访术后3、6、12个月时病人PMPS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相比,PG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PG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均显著少于GA组,术后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GA组(P<0.05);PG组病人术后嗜睡、PONV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率较GA组显著下降(P<0.05)。PG组病人术后3、6、12个月PMP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可有效减少PMPS的发生率。
靳红绪张同军孙学飞张华王福朝吕东海姚长青王忠义
关键词:超声引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