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飞 作品数:60 被引量:548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和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1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4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声引导组(U组,n=24)和神经刺激器组(N组,n=24)。膀胱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闭孔神经支配区域,其中17例需行双侧闭孔神经阻滞。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每侧闭孔神经阻滞穿刺尝试次数、操作时间及两种闭孔神经阻滞方法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U组均为1次尝试,N组有18侧为1次尝试,13侧为2次尝试以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少于N组(P<0.05);两组闭孔神经阻滞前后测定的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及阻滞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术后闭孔神经支配区域痛性感觉异常及闭孔神经损伤等情况。结论与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比较,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试穿次数少,操作时间短,安全有效。 靳红绪 王忠义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 刘志永 徐志杰 姚长青关键词:超声引导 闭孔神经 膀胱肿瘤电切术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早期疼痛的镇痛效应。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FICB组(F组)和口服曲马多组(T组),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实施镇痛前5min(T0)及镇痛后30min(T1)、1h(T2)、3h(T3)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穿刺部位血肿、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F组在T1、T2、T3时点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组各时点静态MAP和HR与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1、T2、T3时点动态MAP和HR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未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并发症。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镇痛运用超声引导下的FICB,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史双友 靳红绪 王忠义 张同军 孙学飞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 超声 老年 镇痛 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压(EJVP)监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行TUR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监测组(EJVP组),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测压监测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和不监测静脉压力即对照组,每组45例。对EJVP组和CVP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和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静脉压升高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对3组患者的TURS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血钠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静脉给液量及灌洗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JVP组与CVP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与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EJVP组和CVP组静脉压升高分别有9例和10例;对照组TURS发生率较CVP组和EJVP组高(P<0.05);术后对照组血钠明显低于CVP组和EJVP组(P<0.05)。结论 EJVP和CVP监测结果均可有效预防TURS的发生,但EJVP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经济实用。 张同军 王志斌 达朝玲 王忠义 孙学飞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静脉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年龄42~58岁,体重48~75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20)和丙泊酚组(P组,n=2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1.0~2.0 mg/kg、舒芬太尼0.5μ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M组:咪达唑仑0.1~0.2 mg/(kg.h),瑞芬太尼0.2~0.4μg/(kg.min)持续泵入,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全麻维持。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0.2 mg,30 s后呼唤患者,如果患者未睁眼则再次静推氟马西尼0.2 mg,30 s后再次呼唤患者。P组:丙泊酚6~8 mg/(kg.h)、瑞芬太尼0.2~0.4μg/(kg.min)持续泵入,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全麻维持。两者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瑞芬太尼,缝皮结束时停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新斯的明2 mg、阿托品1 mg拮抗残余肌松。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置入喉罩即刻、切皮即刻、拔除喉罩即刻、出室即刻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以停咪达唑仑、丙泊酚为零点计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改良OAA/S评分达1分时间;记录患者术中知晓、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后MAP和HR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组[(3.2±0.8)min]与P组[(3.4±0.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3.1±0.6)min]、拔管时间[(5.5±1.2)min]及改良OAA/S评分达1分时间[(7.1±1.4)min]明显短于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苏醒迅速、完全,提高了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孙学飞 张同军 靳红绪 王福朝 郑英霞 赵津津 王忠义关键词: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维持 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行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地佐辛5 mg,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 L,之后接镇痛泵。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舒芬太尼10μg,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 L,之后接镇痛泵。分别于诱导后手术开始前5 min(t0)、切皮即刻(t1)、切开腹膜后(t2)、关闭腹膜(t3)、缝皮前(t4)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后镇静评分及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中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苏醒时间比B组显著缩短(P<0.05),A组苏醒后镇静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B组。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 24 h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可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王福朝 王忠义 李凤丹 赵海蕊 吴岱 张同军 孙学飞 靳红绪关键词:七氟醚 血流动力学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臂丛阻滞麻醉辅助镇静效果观察 2009年 孙学飞 张同军 王福朝 王忠义关键词: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咪达唑仑 芬太尼 咪达唑仑联合氟马西尼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氟马西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镇静健忘慢诱导行鼻腔插管,麻醉维持: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1~0.2mg/(kg·h)恒速泵入维持术中镇静;丙泊酚组以丙泊酚4~6mg/kg恒速泵入维持术中镇静;2组患者术中均以瑞芬太尼0.2~0.4μg(kg·min)恒速泵入维持镇痛,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后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至患者清醒。记录2组患者的入室时、插管即刻、拔管即刻、出室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情况以及达5分时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室时比较,诱导后MAP和HR均有所下降(P〈0.05);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患者呼唤睁眼时间[(2.9±0.5)min]、拔管时间[(5.4±1.2)min]及OAA/S评分达5分时间[(7.0±1.5)min]明显短于丙泊酚组[(10.1±2.0)rain,(12.6±2.3)min,(13.6±3.1)min](均P〈0.05);2组患者在苏醒期躁动/呛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拔管后均未发生再镇静及呼吸道梗阻,术后2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氟马西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可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提高苏醒期的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孙学飞 张同军 靳红绪 王福朝 郑英霞 赵津津 王忠义 刘学锋关键词:咪达唑仑 氟马西尼 静脉麻醉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苏醒质量 ProSeal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ProSeal喉罩(PLMA)与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0):PLMA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T1)、5 min(T2)、气腹后20 min(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在控制潮气量(VT)为8 mL/kg下监测T1~T3时的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观察有无反流误吸等情况及术后咽喉部疼痛等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T组T1、T4、T5时SBP、DBP升高明显,HR增快明显,且在相应各时点均高于P组(P<0.05);两组各时点Pmean、Ppeak、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部不适患者T组(11例)明显多于P组(3例)(P<0.05)。结论 PLMA通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患者应激反应小,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改善了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提高了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性。 靳红绪 王忠义 张同军 孙学飞 王福朝关键词:PROSEAL喉罩 气管插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 简易颈外静脉压测定方法的介绍 被引量:5 2014年 中心静脉穿刺测压是一种昂贵且有潜在风险的操作,然而颈外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替代中心静脉压指导右心功能评估和液体治疗。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还是临床中静脉输液、抽取血标本及静脉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抢救休克、术中补液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特别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应用。我们自2012年以来将简易颈外静脉压测定方法应用于手术麻醉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张同军 魏兰双 刘连厂 孙学飞 王忠义关键词:颈外静脉穿刺置管 中心静脉压 基层医疗机构 心功能评估 地佐辛预处理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地佐辛预处理减轻静注罗库溴铵引起注射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全麻手术患者160例,ASA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0例。全麻诱导前D组静注地佐辛5mg,C组静注生理盐水2mL,10min后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行麻醉诱导,1min后快速给予罗库溴铵0.6mg/k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注射痛及推注芬太尼过程中咳嗽反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推注芬太尼过程中咳嗽反射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静注5mg地佐辛可有效减轻罗库溴铵的注射痛,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率。 徐志杰 靳红绪 孙学飞 张同军 魏兰双 王忠义关键词:地佐辛 罗库溴铵 注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