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石磊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射频
  • 4篇射频消融
  • 4篇细胞
  • 4篇消融
  • 3篇杀伤
  • 3篇杀伤细胞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细胞因子
  • 3篇细胞因子诱导
  • 3篇细胞因子诱导...
  • 3篇肝癌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切除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栓塞术后

机构

  • 6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6篇袁庆忠
  • 6篇徐教邦
  • 6篇李石磊
  • 4篇潘国政
  • 4篇张建
  • 3篇郝龙
  • 2篇王希超
  • 1篇丁鹏鹏
  • 1篇卜庆敖
  • 1篇朱瑞
  • 1篇由法平
  • 1篇赵飞
  • 1篇李鹏

传媒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自体杀伤细胞回输对肝癌患者远期生存及HBV激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RFA)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辅助性自体细胞诱导因子杀伤细胞(CIK)回输对患者远期生存及HBV激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RFA+ TACE+ CIK) 98例与对照组(RFA+ TACE)87例,再根据肿瘤直径、数目及血管侵犯情况分为4个亚组:直径≤5 cm高、低危组和直径>5 cm高、低危组.分别探讨各组及亚组的生存期变化;分别分析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HBV激活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5%(74/98)、57.1%(56/98)、20.4%(20/98)比71.2%(62/87)、54.0%(47/87)、21.8%(19/87),P>0.05;肿瘤直径≤5 cm高危组中,研究组1、3、5年生存率75.0%(21/28)、53.6%(15/28)、35.7% (10/28)高于对照组的61.9%(13/21)、42.9% (9/21)、23.5% (5/21) (P <0.05),而直径≤5 cm低危组、直径>5 cm高危组及低危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研究组HBV激活率6.0% (3/50)低于对照组23.5% (12/61) (P <0.05),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激活率为0(0/39)和4.4% (2/45)(P>0.05).结论 RFA及TACE术后自体CIK细胞回输延长直径≤5 cm高危组患者远期生存;辅助性CIK回输可降低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HBV激活率.
徐教邦潘国政张建郝龙李石磊袁庆忠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直径≤5cm肝癌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激活率的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对直径≤5cm肝癌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激活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直径≤5cm肝细胞癌患者资料。289例患者分为手术组(157例)和射频组(13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HBV激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层x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抗病毒与未抗病毒治疗亚组HBV激活率变化,并将随访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情况、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及治疗方式(射频/手术)为HBV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抗病毒治疗患者HBV激活率低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10/109比33/180,X2=4.497,P〈0.05),手术组未抗病毒治疗患者HBV激活率高于射频组(24/98比9/82,x2=5.446,P〈0.05),抗病毒治疗患者手术组与射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9比4/50,x2=0.153,P〉0.05);(3)无论是否抗病毒治疗,两组患者术后7天CD3+、CD4+、CD4+/CD8+及NK免疫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射频组未抗病毒治疗患者术后7天CD3+、CD4+、CD4+/CD8+及NK免疫细胞比例高于手术组(P〈0.05),抗病毒治疗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5cm的肝癌患者,与射频治疗比较,手术切除术后患者机体免疫细胞比例较低,术前行抗病毒治疗可部分缓解免疫抑制状态,降低术后HBV激活率。
徐教邦卜庆敖王希超李石磊丁鹏鹏袁庆忠
关键词:乙肝病毒抗病毒治疗手术切除射频消融
联合脾切除对合并脾功能亢进直径≤5cm肝癌患者围手术期HBV再激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癌联合脾切除对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肿瘤直径≤5cm肝癌患者围手术期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5年6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67例合并脾功能亢进的肝癌(肿瘤直径≤5c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联合脾切除患者64例,单纯肝癌切除患者103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患者分为联合脾切除组(联合组,n=61)和单纯肝癌切除组(对照组,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HBV激活的临床因素,分层x^2检验分析手术方式及术前抗病毒治疗对患者术后HBV激活的影响。结果术前PLI水平、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术后HBV再激活率高于联合组(19.7%比6.6%,P〈0.05)。联合组中术前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术后HBV激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比7.1%,P〉0.05);对照组中未抗病毒治疗患者HBV激活率高于抗病毒治疗患者(26.1%比0,P〈0.05)。在术前抗病毒治疗患者,联合组与对照组HBV激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比0,P〉0.05);在术前未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HBV激活率高于联合组(26.1%比7.1%,P〈0.05)。结论对于直径≤5cm合并脾亢且术前未行规律抗病毒治疗的肝癌患者,联合脾切除可降低患者术后HBV激活率。对于术前抗病毒治疗患者,联合脾切除并未改善患者术后HBV激活状态。
徐教邦李石磊张建由法平潘国政袁庆忠朱瑞
关键词:脾切除肝细胞性肝癌脾功能亢进再激活
射频消融联合杀伤细胞治疗难以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肝癌被引量:2
2016年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多数接受过原发癌根治性切除及放化疗.营养状况差,再次手术切除率不足20%。我们回顾性分析应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治疗难以手术切除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肝转移85例,对其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初步分析。
张建徐教邦潘国政郝龙李石磊袁庆忠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手术切除率细胞治疗射频消融转移性肝癌肿瘤肝转移
原发性肝韧带样纤维瘤病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女性,49岁,因“上腹部胀满不适2月余”入院。其发生与饮食及体位无关。无恶心、呕吐、寒战高热、血尿及血便。查体:无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淤血及出血点,全身无淋巴结肿大。肝区叩击痛阳性,腹部其余查体均阴性。CT:肝右前叶见一不均匀回声结节,约11.9cm×8.8cm,边界不清。增强可见病灶内部斑片状强化。
徐教邦王希超李石磊李鹏赵飞袁庆忠
关键词:肝区叩击痛纤维瘤病韧带样原发性上腹部胀满皮肤黏膜
射频消融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杀伤细胞回输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杀伤细胞(CIK)回输对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RFA)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远期生存及乙型肝炎病毒(I-IBV)激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9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56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RFA+TACE+CIK)与对照组(RFA+TACE),再根据肿瘤直径、数目及血管侵犯分层:直径≤5cm高、低危组和直径〉5em高、低危组,分别分析各组及各层生存期变化;分别分析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行CIK治疗与否对HBV激活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5.3%(70/93)、58.9%(53/90)、21.5%(20/93)和71.4%(45/63)、55.6%(35/63)、22.2%(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5cm高危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1、3、5年生存率为75.O%(18/24)、58.3%(14/24)、37.5%(9/24)和58.8%(10/17)、41.2%(7/17)、23.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及TACE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HBV激活率为6.0%和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A及TACE术后CIK细胞回输可改善肿瘤直径≤5cm高危组患者远期生存,并降低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HBV激活率。
潘国政徐教邦郝龙张建李石磊袁庆忠
关键词:消融技术治疗性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