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enon囊下麻醉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2013年
-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致盲眼病,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既往球后麻醉是作为此手术的常规麻醉方式。术中需要按压眼球,对已有视野损害的患眼更是一种损伤,为寻求一种既安全又无需术中按压、镇痛好的麻醉途径。本院行Tenon囊下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钱晓文田佳青蒋伟
- 关键词:球后麻醉小梁切除术闭角型青光眼
-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中的应用
- 2008年
- 翼状胬肉是1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具体原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烟尘等有一定关系,是1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多发生于户外工作的人群。
- 钱晓文田佳青蒋伟
-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C紫外线照射炎症性病变眼表疾病
- 虹膜周边切除术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3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临床前期眼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进行半年~5年随访。结果随访期间发现1例急性发作,小梁切除后眼压控制正常,4例眼压升高至25—27mmHg,但没有急性发作,用药后眼压控制正常,目前仍在随访中,有效率占96.40%。另有2例患者发作眼行滤过手术,另一眼因其他原因没作预防性手术,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后行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手术后眼压平稳。结论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发作有效,且并发症少,但术前房角、眼底、视野详细检查对手术成功很关键。
- 蒋伟田佳青钱晓文戴国林
- 关键词:虹膜周边切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
- 飞秒激光制瓣和SBK角膜板层刀制瓣在LASIK手术中的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和SBK角膜板层刀制瓣在LASIK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近视患者3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LASIK手术矫正视力,根据制瓣方法分为激光组200例,使用飞秒激光制瓣进行LASIK手术;SBK组160例,使用SBK角膜板层刀制瓣进行LASIK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激光组6个月后无1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丢失,SBK组则有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制作角膜瓣术后视力恢复均较好,但激光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更好。
- 钱晓文
- 关键词:LASIK手术
-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2011年
- 目的观察采用OUP-SBK刀头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薄角膜(中央角膜厚度<500μm)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SBK治疗中低度近视后半年及1年进行随访,对比术前薄角膜与正常角膜厚度患者术后屈光度、视力、角膜地形图。结果薄角膜组34例65眼,正常角膜厚度组52例104眼。两组术后随访均未见圆锥角膜病例。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屈光度、平均表面规则指数和平均表面非对称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BK治疗薄角膜中低度近视安全、疗效稳定,未见圆锥角膜等并发症。
- 蒋伟田佳青钱晓文戴国林
- 关键词:角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