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淼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结核
  • 2篇骨折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结核
  • 1篇血症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结核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副作用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 1篇早期并发症
  • 1篇融合术
  • 1篇融合术治疗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疏松性

机构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陈淼
  • 3篇王均
  • 2篇张春强
  • 2篇杜开利
  • 2篇邓俊
  • 1篇王兵
  • 1篇赵学凌
  • 1篇李彦林
  • 1篇李硕
  • 1篇李骅

传媒

  • 2篇云南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明确常见副作用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接受改良标准化疗方案(2HRZE/4HRE/12-18HR;剂量为H 300 mg,R 450 mg,Z 750 mg,E 750 mg,晨起顿服)并完成至少2 a随访的患者资料,采用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评估该化疗方案的疗效;通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对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按发生的类型、时间、严重程度、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15-68岁,平均40.6岁.其中21例患者仅采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其余46例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方案进行治疗.2 a临床愈合率95.52%,2 a内结核复发率1.50%.在整个化疗期间,药物副作用主要发生在前2个月的四联强化治疗期,主要涉及胃肠道反应(约为28.36%)、高尿酸血症(约为31.34%)、肝功能异常(约为31.34%)等;多数药物副作用较轻,部分较严重病例加用Vit B6、护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草甘酸二钠或还原性谷胱甘肽等)、碳酸氢钠和多饮水等措施得到控制;吡嗪酰胺的撤除可明显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结论运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郭培宇李佩明张春强陈淼杜开利陆秋安
关键词:脊柱结核药物副作用高尿酸血症
胸腰椎结核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优化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自2002-12—2012-12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脊柱结核患者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病程、营养状况、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核抗体(TBAB)、结核菌素试验(PPD)、药物治疗方式、术前药物治疗时间、病变节段、神经功能JOA评分、脓肿形成、手术入路并进行赋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01例术后获得随访24~108个月,平均36.5个月。10例(9.9%)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况、术前药物治疗时间、神经功能JOA评分是胸腰椎结核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且SGA〉5%组、术前药物治疗时间〈4周、神经功能JOA评分0~24分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进行≥4周的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是预防胸腰椎结核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对于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或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并选择适当的时机手术以获得满意疗效。
李佩明杜开利张春强陈淼郭培宇赵学凌王兵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
CVP UVP与传统双侧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CVP)、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UVP)与传统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治疗VCF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50例VCF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CVP术治疗,B组采用UVP术治疗,C组采用传统双侧PVP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同时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B、C三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0%、90.0%和88.0%,三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比B组更短(P<0.05);A、B、C三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为0%、2%和4%,三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P、UVP和PVP在VCF临床治疗中均有着相似的疗效,但CVP的安全性要明显高于UVP和PVP术,值得推广使用。
李发灿陈淼王均李骅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同种异体腓骨结合LC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例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肱骨颈位于肱骨大结节下方和胸大肌肌肉止点上方,是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交界处,易于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率导致肩部外伤时肱骨手术颈骨折的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肱骨头的松质骨经常被压碎,导致关节面塌陷和骨缺损形成。手术治疗的难度在于解剖学上对关节面进行复位并保持稳定^([1])。本文介绍了采用自制生物型髓内钉结合加压锁定钢板(Locking and pressurizing steel plate,LCP)的方式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陈淼邓俊王均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缺损同种异体骨
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比较TAR和AA治疗踝关节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共收治24例(24踝)踝关节病患者,分为2组:人工踝关节置换组(8例)和踝关节融合组(16例)。结果术前术后使用AOFAS、SF-36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表明TAR较AA在治疗踝关节病中改善踝关节功能早期有明显的优势。中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王均邓俊李发灿李硕李彦林陈淼
关键词:踝关节融合踝关节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