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强
-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ie-punch骨块大小对Bartonicek Ⅳ型后踝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期疗效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Die-punch骨块大小对Bartonicek型后踝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合并Die-punch骨块的Bartonicek型后踝骨折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CT测量的Die-punch骨块大小,分为≤3 mm组(12例)和>3 mm组(20例)。末次随访时记录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并进行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25~34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背屈和跖屈角度值、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Bartonicek评分:0分10例,1分19例,2分3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mm组表现出明显的创伤性关节炎影像学特征。结论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合并Die-punch骨块的Bartonicek型后踝骨折能解剖复位塌陷关节面及移位骨折块,维持关节稳定,临床疗效确切。>3 mm的Die-punch骨块可能是Bartonicek型后踝骨折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
- 孙春光彭小强费正国李成周其佳徐炜董启榕
- 关键词:后踝骨折
- 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脊柱骨折患者40例选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作为分组依据,共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实施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给予实施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这2种方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Cobb角、疼痛分数、椎管内占位率等对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 彭小强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内固定脊柱骨折
- 攀门拽伸法联合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攀门拽伸法联合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12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采取攀门拽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灌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对照组,cobb角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攀门拽伸法联合双侧椎弓根穿刺PVP能升高OVCF患者骨折椎体高度,降低后凸角度及降低ODI指数。
- 费正国周其佳彭小强崇汉卿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背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实验组实施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护理后4周,两组JOA、WHOQOL-BREF评分高于护理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缪友云高娟彭小强项馨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 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中应用视频教育结合回授法,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术后生活质量。
- 缪友云李成彭小强项馨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功能锻炼
- 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这25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25例患者手术前、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脊椎的Cobb角(头侧端脊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脊椎下缘垂线的交角)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这25例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脊椎的Cobb角均明显小于手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25例患者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脊椎的Cobb角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25例患者在手术后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确切,而且远期效果和近期效果相同,安全性也很高。因此,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优选方法。
- 彭小强周其佳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