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术前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胰腺
  • 2篇术前评估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前列腺
  • 2篇腺癌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MRI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扩张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机构

  • 12篇成都市龙泉驿...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成都市龙泉驿...

作者

  • 12篇秦俭
  • 9篇修志刚
  • 2篇王竞宇
  • 2篇陈宜春
  • 1篇李杨
  • 1篇赖照兵
  • 1篇杨大为
  • 1篇赵原
  • 1篇徐晓雪
  • 1篇张恩荣
  • 1篇杨汉丰
  • 1篇张川
  • 1篇罗安平

传媒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和MRI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占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及MRI扫描,以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者诊断胰腺癌的价值及术前分期的符合度。结果125患者胰腺癌89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2%、72.22%、82.40%、88.51%、68.42%,MRI分别为84.27%、72.22%、80.80%、88.24%、65.00%,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59例患者获得外科手术资料,MSCT对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评估符合率分别为71.42%、42.86%、76.47%、85.71%,总体符合率为64.41%,MRI对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评估符合率分别为78.57%、57.14%、82.35%、100.00%,总体符合率为74.59%;MSCT及MRI评估符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及MRI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符合度为93.75%、93.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及MRI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均有较高的价值,两者效能相当,临床可酌情选择检查方式。
秦俭修志刚何俊赵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胰腺癌
脊髓蛛网膜网1例
2021年
蛛网膜网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临床病变,目前国外只有少数病例报道。近期我院收治1例胸段脊髓蛛网膜网,现报道如下。病例女,52岁,因双下肢麻木伴踩棉花感3月余入院。患者3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感,并在行走时感觉双下肢有踩棉花感,左下肢偶尔出现放射样疼痛感,从臀部放射到远端。
朱丽秦俭修志刚陈宜春
关键词:蛛网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超声诊断双肾海棉肾1例
2003年
患者,女,28岁.常规体检超声发现: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皮质回声正常,髓质呈棉花团样强回声,呈放射状排列,最大强回声范围1.8 cm×1.2 cm,无明显声影,右肾实质见一均质无回声区1.1cm×1.0 cm,壁薄,双肾集合系统居中,输尿管上段未见扩张(图1、2),提示:1.双肾髓质棉花团样强回声(考虑双肾海绵肾);2.右肾囊肿.
王竞宇张恩荣秦俭
关键词:超声诊断B超
前列腺癌MRI、PET/CT分期与临床分期的初步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对比前列腺癌患者同期MRI图像及18F-FDG PET/CT图像,初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且在2周内同时行MRI及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对其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A、B期患者PET/CT显像与MRI检查诊断价值相近,C期及D期患者PET/CT诊断价值明显优于MRI。结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分期首选MRI检查,如果MRI检查分期为A期或B期,可直接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如果MRI检查发现病灶已突破包膜或有局部浸润则建议行18F-FDG PET/CT显像以便全面评估患者状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修志刚秦俭
关键词:前列腺癌MRIPET/CT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变窗技术分析胃肠道急腹症患者临床特征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究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变窗技术分析胃肠道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12例胃肠道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CT检查,通过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不同窗宽窗位技术(肝窗、腹窗、宽窗、脂肪窗)观察CT图像,分析原发病变段管壁水肿增厚、游离气体在多窗下显示率差异。结果穿孔发生位置以胃最多[46.43%(52/112)],小肠最低[5.36%(6/112)]。阑尾、结肠、直肠穿孔部位的原发病变段管壁水肿增厚及直肠、阑尾区的气腹征以腹窗最好,胃、十二指肠、小肠、阑尾、结肠、直肠分别在肝窗、腹窗、脂肪窗中显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下的气腹征以宽窗最好,肝门、肝纵裂、胆囊窝以肝窗最好,肝肾隐窝、网膜囊、前腹壁(脐旁)、肠系膜内以脂肪窗最好,游离气体在肝窗、腹窗、宽窗、脂肪窗中显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急腹症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变窗技术分析,有利于及早进行准确诊断。
毛德茂秦俭修志刚罗艺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
直肠癌术前分期中CT影像诊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2021年
探究直肠癌术前分期中CT影像诊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此次共将40例直肠癌患者列入研究中,研究开始时间2018年10月,结束时间2020年12月。两组患者均接受CT影像诊断,以病理学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CT诊断分期正确性、T评价准确率。结果:CT影像诊断准确性低于病理组织诊断,但两种诊断方法具有同质性(P>0.05)。CT影像诊断患者T评估准确性为92.5%,与病理诊断具有同质性(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CT影像诊断为分期提供依据,具有高准确率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保证。
董官伟秦俭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分期CT影像诊断准确率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的3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常规扫描,观察胰腺大小、形态、胰周肾旁筋膜、间隙、胸腹腔情况。结果:患者中,30例表现胰腺弥漫性肿大或局限性肿大,并可伴有胰腺实质改变、胰周改变及(或)出现胸腹腔积液。并经CT诊断和临床治疗证实。结论: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征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动态观察CT改变,对疗效及预后评定意义重大。
赖照兵王竞宇秦俭罗安平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诊断
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评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采用1.5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 DWI)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13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MR DWI检查。分析DWI对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ADC值、eADC值及其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分布情况。结果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DWI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5.16%、98.65%、97.06%,Kappa值为0.941;恶性病变患者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病变,eADC值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eADC值及两指标联合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ADC值分别为0.902、0.967、0.990;恶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主要为4~5级,良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主要为1~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 T MR DWI用于评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价值优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修志刚罗艺何继敏秦俭李为民
关键词:MR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CT血管成像与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在CT血管成像(CTA)上的特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VBD患者(n=46)的临床资料及CTA图像,根据临床症状分组标准分为血管性症状组(n=30)和无血管性症状组(n=16),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以及CT血管成像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血管症状组患者高血压病史较无血管症状组多(P<0.05)。有血管症状组患者的基底动脉(BA)直径、BA长度、BA分叉高度、BA偏移度以及左侧VA直径均较无血管症状组大(P<0.05)。结论CTA能清晰、准确地显示椎基底动脉扩张的各种形态,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罗艺秦俭彭大伟修志刚陈聪朱丽李为民王玉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CT血管成像基底动脉
不同序列MRI术前评估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侵犯深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MR不同序列成像评估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侵犯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图像,参考2018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对子宫内膜癌MRI分期最新指南,对照术后病理,分析T2WI序列、DWI序列及动态增强(DCE)序列评估Ⅰ期子宫内膜癌侵犯肌层深度的准确性;同时分析T2WI序列、DWI序列及动态增强(DCE)序列与术后病理金标准对照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及统计学意义。结果:T2WI、DWI、DCE序列对Ⅰ期子宫内膜癌侵犯肌层深度评估的准确性分别为81.35%、61.02%、89.83%;T2WI、DWI、DCE序列对在区分ⅠA与ⅠB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4.09%、52.27%、90.91%,特异度分别为73.33%、86.67%、86.67%;AUC值分别为0.787、0.695、0.8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检查应该成为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准备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序列在评估肌层侵犯深度的诊断效能上,DCE序列>T2WI序列>DWI序列。
毛德茂杨大为秦俭修志刚
关键词:MR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