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晓彬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椎间盘
  • 4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骨折
  • 2篇突出症
  • 2篇盘移位
  • 2篇青壮年
  • 2篇注射治疗
  • 2篇椎间孔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椎间盘移位
  • 2篇微创
  • 2篇臭氧
  • 2篇臭氧注射
  • 2篇臭氧注射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损伤
  • 1篇胸腰椎

机构

  • 8篇秦皇岛市第二...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篇解晓彬
  • 7篇刘剑锋
  • 6篇景邵春
  • 5篇李健辉
  • 2篇王梦瑶
  • 1篇宁志文
  • 1篇王建梅

传媒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臭氧对不同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髓核固缩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臭氧对于青壮年及中老年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髓核固缩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6年经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1例,其中Ⅰ组:青壮年组(年龄19~35岁)27例;Ⅱ组:中老年组(年龄40~60岁)24例。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突出节段MRI横断面上椎管矢状径长度。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突出椎间盘髓核固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VAS评分更低,髓核固缩更明显。结论对于包容性椎间盘突出患者,臭氧治疗对青壮年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其导致髓核固缩有关。
李健辉李建伟解晓彬刘剑锋景邵春
关键词: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壮年
半椎板切除减压骨折顶拨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解晓彬宁志文刘剑锋李建辉
椎间盘内联合骶管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性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联合骶管内臭氧注射治疗青壮年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青壮年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4组:Ⅰ组,保守治疗组,23例;Ⅱ组,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组,24例;Ⅲ组,臭氧骶管内注射组,25例;Ⅳ组,臭氧椎间盘内联合骶管内注射治疗组,25例。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Macnab评分。结果治疗前Ⅰ~Ⅳ组VAS评分分别为(7.93±1.21)分、(8.13±0.96)分、(7.87±1.27)分、(8.35±1.43)分,治疗后3个月分别降至(4.30±1.39)分、(1.63±0.79)分、(2.58±0.68)分、(0.32±0.07)分;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组VAS评分最低,疼痛缓解最明显。治疗后3个月Ⅰ~Ⅳ组优良率分别为56.52%(13/23)、79.17%(19/24)、76.00%(19/25)、92.00%(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青壮年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案,椎间盘内联合骶管内臭氧注射治疗效果更优。
李健辉李建伟解晓彬刘剑锋景邵春王建梅王梦瑶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骶管内注射
钢板和拉力螺钉结合治疗三踝骨折
李建辉解晓彬刘剑锋景邵春
下压式扩孔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伴高髂嵴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下压式扩孔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治疗伴高髂嵴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9年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伴高髂嵴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在PTED中应用下压式扩孔技术治疗。记录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建立工作通道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和腿痛缓急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1.11%;透视次数5~18次,平均(13.36±4.77)次;建立工作通道时间15~28 min,平均(20.36±6.17)min;手术总时间50~98 min,平均(75.39±19.68)min。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较术前明显好转,腰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56%。结论下压式扩孔技术应用于PTED,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射线暴露少和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健辉解晓彬刘剑锋景邵春张宝琦王梦瑶田水净李建伟顾宇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椎间盘切除术
“靶区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靶区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我们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中应用“靶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6例,其中男27例,女39例;年龄18~72岁,平均(41.63±12.08)岁。记录患者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建立工作通道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利用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穿刺一次成功率91.25%,透视次数5~16次,平均(11.48±4.68)次;建立工作通道时间13~29 min,平均(18.93±6.47)min;手术时间48~94 min,平均(72.26±21.38)min。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较术前明显好转,腰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 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疗效评价,优5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5.45%。结论PELD手术中应用“靶区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射线暴露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建伟李健辉解晓彬景邵春张宝琦顾宇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内窥镜靶区微创
经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52例对照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将5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按照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椎间盘造影术治疗,随访至少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VAS评分、临床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臭氧注射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损伤小,并发症少。
刘剑锋李健辉景邵春解晓彬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痛臭氧
膝关节闭合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诊疗体会
李建辉解晓彬刘剑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