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豪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人巨细胞病毒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巨细胞
  • 2篇基因
  • 2篇病毒
  • 2篇病理特征
  • 2篇肠癌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期胃癌
  • 1篇治疗冠心病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林豪
  • 3篇薛战雄
  • 2篇蔡振寨
  • 2篇何云
  • 2篇叶梦思
  • 1篇薛向阳
  • 1篇卢光荣
  • 1篇徐昌隆
  • 1篇蒋益
  • 1篇杨威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相对较差,即使手术之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早期胃癌( early gastric cancer)的概念是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于1...
林豪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肿瘤浸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背景: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每年因冠状动脉疾病而...
林豪
关键词:冠心病瓜蒌薤白半夏汤网络药理学氧化应激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大肠癌临床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法对大肠癌组(n=60)、大肠息肉组(n=60)及健康对照组(n=60)的外周血清进行HCMV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Ig M抗体检测;巢式PCR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2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HCMV-UL138基因表达;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阳性率,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肠癌组、大肠息肉组、健康对照组血清H C M V-I g G阳性率为分别为95.0%(57/60)、98.3%(59/60)、96.7%(58/60);血清HCMV-Ig M阳性率分别为5.0%(3/60)、1.7%(1/60)、1.7%(1/60),3组血清H C M VIg G、Ig 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大肠癌组织巢式PCR检测HCMV-UL138阳性率为65.6%(19/32),相应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为12.5%(4/32),原位杂交法检测癌组织HCMV-UL138阳性率为62.5%(20/32),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为9.4%(3/32),大肠癌组织HCMV阳性检出率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P<0.01).未发现HCMV感染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块位置、肿块大小、组织病理分化类型、转移及Dukes分期有显著性关联.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HCMV感染,且H C M V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更倾向感染癌灶,提示HCMV感染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叶梦思何云杨守醒林豪薛战雄蔡振寨
关键词:大肠癌大肠息肉人巨细胞病毒临床病理特征
内镜下复位胃间质瘤致胃扭转一例
2017年
患者女,64岁,因反复进食后恶心呕吐3d于2015年5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发病以来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伴上腹部疼痛,呕吐后上述症状稍缓解。
杨守醒卢光荣林豪朱岳升徐常昭俞玲敏薛战雄
关键词:胃间质瘤胃扭转复位内镜上腹部疼痛进食后
人巨细胞病毒基因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相关基因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巢式PCR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HCMV UL135、UL136、US28及IE1基因;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结合基因测序方法验证巢式PCR结果的准确性,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阳性率,Logistic回归分析HCMV感染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结合基因测序方法验证了巢式PCR结果的准确性.UL135、UL136及US28基因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5.0%、15.0%及60.0%,在癌旁正常肠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1.7%及18.3%,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IE1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13.3%)与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10%)差异无显著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HCMV基因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UL135、UL136及IE1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关,而US28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但和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大肠癌组织中UL135、UL136及US28基因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其中US28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提示HCMV某些基因表达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发展.
何云叶梦思周羽翙林豪杨守醒薛战雄薛向阳蔡振寨
关键词:大肠癌人巨细胞病毒基因巢式PCR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在浙江籍汉族人群中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TNFSF)15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408例UC患者和57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检测TNFSF15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810936、rs4263839、rs4979462),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UC组中rs4263839的变异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GA+AA)频率均低于对照组(45.34%比50.17%,P=0.035;68.38%比76.66%,P=0.004)。依据UC严重程度和疾病部位进一步分层分析,经多重比较校正检验水准(α=0.012 5),结果发现重度结肠炎患者中rs4263839的变异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GA+AA)频率低于对照组(37.69%比50.17%,P=0.007;60.00%比76.66%,P=0.004);广泛性结肠炎患者中rs4263839的变异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GA+AA)频率亦低于对照组(42.22%比50.17%,P=0.009;63.33%比76.66%,P〈0.001)。Haploview 4.2软件分析发现,rs3810936、rs4263839和rs4979462彼此紧密连锁,所构建的单倍型TAC在UC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40.83%比46.04%,P=0.023);并且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结肠炎患者和广泛性结肠炎患者中,单倍型TAC的频率均显著降低(33.38%比46.04%,P=0.005;37.22%比46.04%,P=0.003)。结论 TNFSF15基因rs4263839位点变异不仅可能降低UC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影响UC严重程度和疾病部位。由rs3810936、rs4263839和rs4979462构建的单倍型TAC可能降低UC,尤其是重度结肠炎和广泛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
杨威杨守醒徐昌隆俞玲敏林豪蒋益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