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 作品数:8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大肠癌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法对大肠癌组(n=60)、大肠息肉组(n=60)及健康对照组(n=60)的外周血清进行HCMV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Ig M抗体检测;巢式PCR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2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HCMV-UL138基因表达;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阳性率,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肠癌组、大肠息肉组、健康对照组血清H C M V-I g G阳性率为分别为95.0%(57/60)、98.3%(59/60)、96.7%(58/60);血清HCMV-Ig M阳性率分别为5.0%(3/60)、1.7%(1/60)、1.7%(1/60),3组血清H C M VIg G、Ig 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大肠癌组织巢式PCR检测HCMV-UL138阳性率为65.6%(19/32),相应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为12.5%(4/32),原位杂交法检测癌组织HCMV-UL138阳性率为62.5%(20/32),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为9.4%(3/32),大肠癌组织HCMV阳性检出率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P<0.01).未发现HCMV感染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块位置、肿块大小、组织病理分化类型、转移及Dukes分期有显著性关联.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HCMV感染,且H C M V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更倾向感染癌灶,提示HCMV感染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叶梦思 何云 杨守醒 林豪 薛战雄 蔡振寨关键词:大肠癌 大肠息肉 人巨细胞病毒 临床病理特征 内镜下OTSC吻合系统夹闭外伤性食管气管瘘1例 被引量:12 2016年 成人食管气管瘘是相对较为罕见的疾病,主要病因有恶性肿瘤、创伤、异物损伤、腐蚀性损伤、炎症、长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管并发症,以及手术并发症等。食管气管瘘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进食或吞咽后突发难以控制的咳嗽,伴胸痛及大量浓痰。由于食管内食物经瘘口进入气管吸入肺中,常导致反复、严重的肺部感染,多数患者因吸入性肺炎、窒息或营养不良短期内死亡,未经治疗,中位生存期仅1~6周[1]。 叶梦思 周羽翙 何云 薛战雄 蔡振寨 卢光荣关键词:食管气管瘘 内镜治疗 小肠脂肪瘤致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2 2015年 临床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bleeding,OGIB)约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3%~5%。出血原因多为小肠疾病,常规胃肠镜检查难以明确诊断,其病因往往难以明确。本研究使用胶囊内镜并未明确小肠肿物,而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小肠脂肪瘤致消化道出血1例。 周羽翙 叶梦思 何云 薛战雄关键词:小肠 脂肪瘤 消化道出血 美克尔憩室伴异位胰腺并发急性肠套叠一例 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男,23岁,既往体健,因阵发性腹痛8h于2011年5月4日入院。患者8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呈阵发性,较剧,躯体前屈坐位时可缓解,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肛门无停止排气排便。 卢光荣 周玲玲 周羽翙 叶梦思 何云 薛战雄 蒋益 蔡振寨 徐昌隆关键词:急性肠套叠 美克尔憩室 异位胰腺 并发 畏寒发热 排气排便 Lxn对CD133+panc-1胰腺癌细胞增殖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探讨Lxn对CD133+panc-1胰腺癌细胞增殖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panc-1中CD133+的细胞;通过成球试验及成瘤试验研究CD133+细胞的特性及Lxn对CD1... 何云 郑继行 蔡振寨 王成 周香 薛战雄关键词:胰腺癌 增殖能力 BCL-2蛋白 BAX蛋白 人巨细胞病毒基因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相关基因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巢式PCR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HCMV UL135、UL136、US28及IE1基因;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结合基因测序方法验证巢式PCR结果的准确性,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阳性率,Logistic回归分析HCMV感染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结合基因测序方法验证了巢式PCR结果的准确性.UL135、UL136及US28基因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5.0%、15.0%及60.0%,在癌旁正常肠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1.7%及18.3%,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IE1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13.3%)与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10%)差异无显著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HCMV基因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UL135、UL136及IE1基因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关,而US28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但和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大肠癌组织中UL135、UL136及US28基因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其中US28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提示HCMV某些基因表达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发展. 何云 叶梦思 周羽翙 林豪 杨守醒 薛战雄 薛向阳 蔡振寨关键词:大肠癌 人巨细胞病毒 基因 巢式PCR 临床病理特征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内镜切除的可行性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导内镜下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E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部位、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EGC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3.9%(58/417)。其中,黏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3%(11/208),黏膜下层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2.5%(47/209)。性别(P=0.050)、肿瘤大小(P=0.047)、浸润深度(P=0.000)和组织学类型(P=0.000)是影响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48例肿瘤直径≤2.0 cm的男性分化型黏膜内癌患者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直径≤2.0 cm的男性分化型黏膜内EGC患者可考虑行内镜切除术,但尚需后期大样本资料来验证该结果的准确性。 周羽翙 蔡振寨 卢光荣 叶梦思 何云 薛战雄关键词:早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内镜切除 Rab11-FIP4在胰腺癌预后及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世界和我国都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新增病例约52800例,其中男女病例为2.45:2.83,死亡病例约40700例,胰腺癌已经是我国第10大常见侵袭性肿瘤,... 何云关键词:胰腺肿瘤 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