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进鹏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显微手术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2篇血肿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血肿
  • 2篇神经内镜
  • 2篇切除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颅内
  • 2篇脑胶质瘤
  • 2篇内镜

机构

  • 12篇天门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遵义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毛进鹏
  • 8篇胡伟
  • 5篇刘琦
  • 4篇陈劲松
  • 3篇田少斌
  • 3篇周明安
  • 2篇王勇
  • 1篇周本健
  • 1篇向志雄
  • 1篇郭东生
  • 1篇李航
  • 1篇王勇
  • 1篇李雄飞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守治疗大量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体会(附10例报告)
2024年
目的探讨大量创伤性硬膜外血肿(LTEDH)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成功保守治疗的10例LTED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颅CT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例LTEDH患者经过13~44 d的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出院时GOS 5分。通过连续复查头颅CT,可见硬膜外血肿在伤后6~13 d开始吸收,伤后43~90 d完全吸收。出院后随访3~6个月,均无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若LTEDH患者的GCS≥13分、血肿厚度最大厚度为(2.18±0.55)cm、神经功能受损轻微,采用保守治疗可能避免手术,获得良好预后。
毛进鹏陶治鹤刘琦王勇周明安陈劲松田少斌
关键词:保守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
术中超声辅助在显微手术切除幕上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幕上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及技巧。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1例幕上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术中超声辅助显示病灶位置、大小及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据此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同时借助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切除程度。统计患者病灶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31例患者中,术前MRI诊断海绵状血管瘤35个,手术切除病灶33个,另2个为多发病变,位于术野对侧未予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实时监测结合止血纱定位技术均一次性找到病灶,定位准确性100%,视野内病灶全部切除。术后无感染,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28例患者mRS评分0分;余3例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恢复。结论术中超声实时监测辅助显微切除幕上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毛进鹏李晓鹏李刚陶安宇毛峰欧一博王宝峰何跃郭东生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术中超声显微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7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5例中,恢复良好57例,中残20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45例;自动出院2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2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结论及时判断主要伤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强调重症监护及以神经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诊治,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毛进鹏陶治鹤胡伟刘琦陈劲松田少斌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血管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采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与对照组(40例,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前无明显意识障碍患者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分别为(5.83±1.16)min vs.(8.15±2.18)min,(4.03±0.88)min vs.(5.25±1.04)min,(4.84±1.05)min vs.(6.35±1.47)min(P<0.05)。麻醉前(T1),两组HR、MAP、NSE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后6 h(T4),研究组HR、MAP、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T2、T3、T4时间点HR、MAP均显著高于T1时间点,研究组不同时间点间HR、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NSE水平均随时间显著升高(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得更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麻醉中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麻醉苏醒质量,降低患者血清NSE水平,并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向志雄周本健李熊刚毛进鹏
关键词:七氟烷舒芬太尼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硬膜窦损伤致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总结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伴硬膜窦损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11例创伤性硬膜窦破裂致硬膜外血肿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硬膜窦破口主要通过明胶海绵压迫止血7例,直接缝合修补2例,直接缝合结合明胶海绵压迫1例,筋膜修补1例。11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9例,3分1例,2分1例。结论创伤性硬膜窦损伤致硬膜外血肿急诊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硬膜窦破口处理方式,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毛进鹏陶治鹤胡伟刘琦周明安王勇陈劲松田少斌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
小骨窗开颅显微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术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对比小骨窗开颅显微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就诊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6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A组行神经内镜微创术,B组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术,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预后。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为(40.59±2.27)m L、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B组的(330.56±16.74)mL、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清除率为93.33%,高于B组的70.00%,手术用时为(1.54±0.31)min、入住ICU时间为(6.68±0.97)d,短于B组的(3.59±0.48)min、(12.65±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BI评分均高于术前,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CSS评分低于B组,ADL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良好率为80.00%,高于B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术相比,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创伤更小,提高血肿清除率与手术安全性,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陶治鹤胡伟毛进鹏
关键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老年恶性胶质瘤患者开颅肿瘤切除与定向活检后放疗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胶质瘤患者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和诊断性定向活检后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本院影像学诊断为恶性胶质瘤的8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开颅组(n=43,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放疗)和活检组(n=44,行立体定向活检+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存时间、恶化时间及放疗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颅组术后有2例术后出现术区血肿,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活检组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29.9±64.4)d,开颅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活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4.3±56.2)d vs(85.5±34.4)d,P<0.05]。开颅组术后中位恶化时间略长于活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 d vs 72 d,P>0.05)。两组放疗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5±5.8)Gy vs(56.4±8.2)Gy,P>0.05]。两组放疗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24)d vs(35±13)d,P>0.05]。开颅组自理超过2个月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活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02% vs 59.09%,P<0.05)。两组老年恶性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分析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开颅手术能够使老年恶性胶质瘤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但是恶化时间与定向活检患者比较无差异,开颅手术能使患者获益的程度有限。
陶治鹤毛进鹏胡伟
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临床上我们常常遇见一侧额叶或者双侧额叶严重病变,继发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难以把握手术时机,部分病例病情突然恶化,来不及抢救而导致中央型脑疝,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38例导致中央型脑疝的患者,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8~74岁,平均40.3岁,其中主要为30~45岁。
陈劲松刘琦周明安毛进鹏王勇
关键词:脑疝去骨瓣减压术
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及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显微手术组)29例和观察组(神经内镜手术组)2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及增殖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及增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血清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激素及增殖相关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激素及增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相对高于传统显微手术,其在保证病灶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应激相对更小。
胡伟李航谢卓常刘琦李雄飞毛进鹏陶治鹤
关键词:垂体腺瘤神经内镜手术应激指标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0
2020年
目的分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58例)和特重型组(50例),收集所有病人性别、年龄、疾病史等临床资料,疾病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和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人之间差异。结果108例颅脑损伤病人出现术后继发性脑积水为29.63%,其中重型组37.50%,特重型组62.50%。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受伤程度及是否有脑挫裂伤、蛛网膜纤维性增厚、行腰椎穿刺、行硬膜缝合、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血肿位置、脑疝形成、术后颅内压>25 mmHg、颅内大面积梗死、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腰大池置管引流的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存在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纤维性增厚、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脑疝形成、术后颅内压>25 mmHg、颅内大面积梗死、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血肿位置、硬膜缝合和未行腰椎穿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腰大池置管引流及GCS评分<5分和受伤程度为特重型均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较常见,及时评估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和机体状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陶治鹤胡伟毛进鹏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特重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