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少斌
- 作品数:26 被引量:1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3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变化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研究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昏迷评分(GCS)与颅内压变化情况、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1)GCS评分:研究组术前GCS评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两组GCS评分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颅内压:研究组术前颅内压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预后情况:研究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分别为12、11、6、2和1例,对照组分别为4、10、6、7和5例,研究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4)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25%(10/32)低于对照组的59.37%(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昏迷程度,降低术后颅内压水平,减少术中急性脑膨出、术后切口疝及其他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
- 刘琦田少斌陈劲松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双侧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预后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附25例报告)被引量:2
- 2004年
- 陈劲松郭义雄庹秀均田少斌
- 关键词:脑损伤硬膜下积液
- 颅内低级别胶质瘤88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内低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88例颅内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68例,肿瘤次全切12例,肿瘤部分切除8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低级别胶质瘤采取手术治疗,在保全重要神经功能前提下,尽量全切肿瘤,并视情况予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有助于提高颅内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 陶治鹤田少斌陈劲松牛洪泉
- 关键词:颅内占位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7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5例中,恢复良好57例,中残20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45例;自动出院2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5例(2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结论及时判断主要伤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强调重症监护及以神经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诊治,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毛进鹏陶治鹤胡伟刘琦陈劲松田少斌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
- 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miR-146a水平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清微小RNA-146a(miR-146a)水平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该院重度脑外伤住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继发癫痫分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61例,单一重度脑外伤组43例,同期选择该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miR-146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iR-146a与TNF-α、IL-6、IL-1β相关性,对影响继发性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单一重度脑外伤组患者血清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较高(P<0.05),与单一重度脑外伤组相比,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组患者血清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miR-146a与TNF-α、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580、0.505、0.47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46a、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是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miR-146a水平上调,检测血清miR-146a水平有助于诊断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的发生。
- 李雄飞胡伟周明安田少斌
- 关键词:重度脑外伤继发性癫痫
- 脑膜瘤组织中miR-190和FOXP2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脑膜瘤组织中微小RNA(miR)-190和叉头框蛋白P2(FOXP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4年10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脑膜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收集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距病灶>2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190和FOXP2 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OXP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脑膜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脑膜瘤组织中miR-190、FOXP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P=10.589/0.000,23.169/0.000),FOXP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χ^2/P=17.544/0.000)。miR-190、FOXP2蛋白表达水平与WHO分级、术前脑干是否水肿有关(χ^2/P=9.773/0.002,11.852/0.000;14.083/0.000,18.692/0.000)。miR-190高表达亚组、FOXP2高表达亚组脑膜瘤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均分别显著高于miR-190低表达亚组、FOXP2低表达亚组(χ^2/P=10.170/0.001,11.290/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放射治疗、术前脑干水肿、部分切除、WHO分级、miR-190、FOXP2表达是影响脑膜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2.448(1.121~5.347),2.731(1.245~5.989),2.720(1.284~5.763),3.311(1.758~6.236),3.537(1.649~7.587),3.943(1.823~8.257)]。结论脑膜瘤组织中miR-190、FOXP2均呈低表达,二者表达水平与WHO分期及5年无瘤生存率有关,可能作为脑膜瘤生物标志物,对评估脑膜瘤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李雄飞胡伟周明安田少斌
- 关键词:脑膜瘤
- 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CT特征与治疗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CT的普及和早期颅脑动态CT检查的逐渐开展,发现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快速自然消散的现象,如能早期识别,则患者将避免开颅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共发现48例72 h内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32例,女16例;年龄2~84岁,平均51.3岁。车祸伤26例,坠落伤16例,打击伤6例。入院GCS评分13~15分38例,9~12分10例。
- 陈劲松胡伟陶治鹤谢作常刘琦田少斌
-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
- 硬膜窦损伤致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伴硬膜窦损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11例创伤性硬膜窦破裂致硬膜外血肿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硬膜窦破口主要通过明胶海绵压迫止血7例,直接缝合修补2例,直接缝合结合明胶海绵压迫1例,筋膜修补1例。11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9例,3分1例,2分1例。结论创伤性硬膜窦损伤致硬膜外血肿急诊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硬膜窦破口处理方式,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 毛进鹏陶治鹤胡伟刘琦周明安王勇陈劲松田少斌
-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
- 保守治疗大量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体会(附10例报告)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量创伤性硬膜外血肿(LTEDH)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成功保守治疗的10例LTED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颅CT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例LTEDH患者经过13~44 d的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出院时GOS 5分。通过连续复查头颅CT,可见硬膜外血肿在伤后6~13 d开始吸收,伤后43~90 d完全吸收。出院后随访3~6个月,均无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若LTEDH患者的GCS≥13分、血肿厚度最大厚度为(2.18±0.55)cm、神经功能受损轻微,采用保守治疗可能避免手术,获得良好预后。
- 毛进鹏陶治鹤刘琦王勇周明安陈劲松田少斌
- 关键词:保守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
-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59例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9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时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其引发的机制与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 024例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癫痫患者(年龄≤70岁)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入院情况、诊断资料、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血液浓度、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及相关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尤其对施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1 02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不良反应数量居前3的分别为神经系统34例(57.6%)、内分泌系统15例(25.4%)、皮肤过敏反应6例(10.2%)、其他罕见不良反应(大小便失禁,肝中毒)4例(6.8%)。采取剂量调整、换药、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在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儿童仅占3.4%;中老年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5.6%及39.0%。结论中老年人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神经系统病变是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 李雄飞陈劲松刘琦谢作常胡伟田少斌
-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