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洁

作品数:11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瓣
  • 3篇缺损
  • 3篇护理
  • 2篇动脉
  • 2篇支皮瓣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睡眠
  • 2篇睡眠质量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技术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技术
  • 2篇静脉
  • 2篇穿支
  • 2篇穿支皮瓣
  • 2篇创面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机构

  • 11篇榆林市第二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杨洁
  • 7篇王耀军
  • 6篇郭雷
  • 2篇刘兵
  • 1篇罗艳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静脉留置针。该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头组件、导管和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与正压输液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肝素帽,所述接头组件的主体上设有固...
杨洁王耀军尤虎艳马晓慧张悦倪昀贺艳
文献传递
PD-L1/PD-1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抑制Th17分化的作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抑制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鼠ADSC细胞与分化或成熟Th1/Th17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检测鼠ADSC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及在Th1/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第0、1、4、6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给予分化或成熟T细胞PD-1/PD-L1单抗后,流式细胞检测作用第0、4天后PD-1的表达。结果间充质干细胞与成熟Th1/Th17细胞共培养,与Th1比较,Th17细胞PD-L1的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39.06±1.14)%、(75.08±1.52)%。在Th1/Th17分化期间,细胞的PD-1表达量逐渐增加,于第6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4.37±1.23)%、(57.38±1.39)%;给予PD-1/PD-L1单抗对分化或成熟的Th1细胞增殖无显著作用(P>0.05);鼠ADSC与成熟的Th17细胞共培养后阻断PD-L1,其增殖率由(43.14±1.57)%上升至(80.32±1.38)%。结论鼠ADSC选择性免疫抑制成熟Th17细胞通过上调细胞间的接触因子PD-L1。
王耀军任忠亮薛佳杰郭雷高登文郝青晔高富成杨洁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辅助性T细胞17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低血糖、穿刺血管损伤、出血血肿、排尿苦难、迷走神经反射、肢体活动疼痛、低血压、入睡困难、便秘、血糖异常、心电图异常及血压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能够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杨洁
关键词:循证护理冠心病2型糖尿病围术期
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背阔肌皮瓣供区创面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肢体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联合接力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肢体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3岁。交通事故伤8例,伤后至皮瓣修复时间为1~3周,平均13 d;股内侧肌纤维肉瘤切除后缺损1例。缺损部位:上臂5例,大腿4例。创面缺损范围为20 cm×12 cm~36 cm×27 cm。合并肱二头肌缺损2例,肱三头肌缺损3例,股二头肌缺损2例,股四头肌缺损2例;肱骨骨折2例;肱动脉破损2例,股动脉离断缺损合并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离断缺损1例。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及重建肌肉功能,皮瓣切取范围为22 cm×13 cm~39 cm×28 cm,肌瓣范围为12 cm×3 cm~18 cm×5 cm。重建上肢功能采用带蒂皮瓣修复,重建下肢功能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胸背神经与受区神经肌支吻合)。供区采用大小为10 cm×5 cm~17 cm×8 cm的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第2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9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观、质地良好;5例肌力恢复至4级,4例恢复至3级;背阔肌皮瓣切取后肩关节活动度为40~90°,平均70°。背阔肌皮瓣两点辨别觉为9~15 mm,平均12.5 mm;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 mm,平均9.2 mm。第2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结论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肢体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联合接力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创面,在修复供、受区缺损同时重建肌肉功能,降低了供区并发症发生率。
王耀军任忠亮薛佳杰郭雷高登文郝青晔高富成杨洁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供区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收治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急诊清创或扩创后,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足底内侧供区创面,腹股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及存活、皮瓣供区愈合情况,并对足跟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0~71岁,平均32.2岁。其中5例为足跟外伤,1例足跟鳞状细胞癌,1例足跟冻伤,1例足跟溃疡。足跟部创面面积4 cm×3 cm~7 cm×6 cm。手术过程顺利,足跟岛状皮瓣及腹股沟皮瓣切取范围较足跟创面扩大0.5~1.0 cm。8例患者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足跟弹性佳,外形无臃肿,耐磨、耐压,感觉及行走功能满意;足底内侧供区无凹陷,无瘢痕增生及挛缩,无局部皮肤溃疡;腹股沟供区仅见线性瘢痕。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足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高登文王耀军任忠亮薛佳杰郭雷郝青晔高富成杨洁
关键词:足底内侧皮瓣腹股沟皮瓣足跟显微外科技术
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胫前中下段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胫前中下段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小腿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采用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创面及供瓣区,第2供区一期直接缝合。胫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创面范围为5cm×3cm^13cm×9cm,切取修复创面皮瓣及修复第1供区的穿支皮瓣面积分别为6cm×4cm^14cm×10cm、5cm×4cm^10cm×6cm。通过观察受区及供区的外形,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皮瓣均一期顺利成活。患者均获8~36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皮瓣外观平整、质地良好、色泽接近正常;第2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不影响肢体整体外观。结论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不牺牲主干血管且血供可靠,手术部位均位于小腿外侧,在修复胫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同时可以改善第1供区的外观。
王耀军任忠亮薛佳杰郭雷高登文郝青晔高富成杨洁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穿支皮瓣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
住院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睡眠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住院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睡眠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伴有睡眠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引发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睡眠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二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影响住院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焦虑(56.3%),环境不适应(52.5%),夜尿增加、咳嗽(38.8%)等。纳入研究的患者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后,干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58±2.04)分]显著下降,低于干预组干预前[(9.03±3.10)分]以及对照组干预后[(9.03±3.10)分](P<0.01)。结论影响住院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焦虑、环境不适应、夜尿增加、咳嗽等。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杨洁刘兵
关键词:高血压睡眠障碍睡眠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衰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衰住院护理,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时焦虑评分(41.4±5.8)分、抑郁评分(42.1±6.3)分、睡眠质量评分(18.0±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舒适度评分(8.9±0.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14.8±2.2)d,显著短于对照组(17.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住院费用(4 941.6±39.7)元,低于对照组(6 103.5±41.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得分(94.4±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9.8±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得分(97.1±6.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7.3±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提高舒适度、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杨洁刘兵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心衰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N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家庭关怀指数评分分布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产后42 d,干预组产妇以及新生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能够改善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况,提高自我效能,改善家庭关怀情况,降低产褥期产妇以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罗艳杨洁
关键词:初产妇母婴
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多指指端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多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2-02采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的8例(18指)手部多指指端缺损。急诊清创换药,采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术后常规抗凝、解痉、扩容、抗感染治疗;皮瓣愈合后二期行皮瓣断蒂分指术,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及存活情况,随访观察患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成功通血后皮瓣颜色正常。术后皮瓣均有明显肿胀,但是存活良好,2例出现张力性水泡,经换药后皮瓣逐渐愈合。断蒂分指后随访3~6个月,18指皮瓣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色泽正常,手指形态及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多指指端缺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虽然需要二期行断蒂分指术,但是断蒂分指操作简单,术后患指皮瓣愈合良好,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高登文王耀军高富成任忠亮马平薛佳杰郭雷郝青晔杨洁
关键词:手外伤显微外科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