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腰硬联合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低血压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波动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仰卧
  • 1篇仰卧位
  • 1篇仰卧位低血压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 1篇腰硬联合阻滞
  • 1篇腰硬联合阻滞...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市陈星海...

作者

  • 4篇王立勋
  • 4篇王韬
  • 3篇杨纲华
  • 2篇郭瑞
  • 2篇林静丽
  • 1篇何绮桃
  • 1篇李瑞钰
  • 1篇李辉
  • 1篇朱亮先
  • 1篇高桂兰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对比不同麻醉方案应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应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8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A组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阻滞情况、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A组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明显短于B组,Bromage分级评分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低于B组的3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效果更为满意,也能提高麻醉安全性,值得推广。
王韬郭瑞杨纲华李瑞钰王立勋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硬膜外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安全性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成形术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F#L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尿道下裂成形术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6岁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患)L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I组)和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纽患者手术时间、喉罩拔除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30min(T2)、术毕(T3)、术后2h(T4)、术后12h(T5)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IL-6、IL-10及TNF-α浓度,同时观察MAP和HR的变化。结果与T1时比较,T3、T4、T5两组血清IL-6、IL-10及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T3、T4、T5时Ⅱ纽血清IL-6、TNF-α浓度升高幅度明显降低、IL-10浓度升高幅度明显增加(P〈0.05),与I组比较,Ⅱ组喉罩拔除时间、麻醉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I组MAP和HR明显升高(P0.05)、Ⅱ组MA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T2、T3时I组平均血压(MAP)和心率(HR)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喉罩插管全身麻醉比较,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尿道下裂成形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杨纲华林静丽林蔼婷王韬王立勋
关键词:喉罩骶管阻滞全身麻醉炎性反应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8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BMI 16-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G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GP组:全麻复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VB)+术后CTPVB镇痛,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CTPVB,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CTPVB效果。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镇痛泵行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拔出气管导管30min(T1)、术后2h(T2)、6h(T3)、24h(T4)、48h(T5)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入室后(T0)、T4、T5时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记录三次测量的最大值;用血气分析仪测定相应时段的血气分析各一次,抽取桡动脉血标本前停止吸氧30min,记录PaCO2、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5时G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FVC、FEV1、MMF明显降低(P〈0.05),GP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PaO2明显降低(P〈0.05)、PA-aO2明显增大(P〈0.05);T4、T5时GP组的PaO2明显高于G组、PA-a O2明显小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TPVB镇痛效果完善,可明显改善开胸术后肺功能,促进肺部氧合。
杨纲华林静丽何绮桃王韬王立勋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肺功能开胸手术镇痛
体位改变引起血压波动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通过麻醉前产妇平卧位改为左侧卧位引起血压变化预测腰硬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给予皮下浸润麻醉时加入盐酸麻黄碱注射液15 mg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Ⅰ或Ⅱ级,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麻醉前平卧位改为左侧卧位平均动脉压差值分为A(<11 mm Hg)、B(>11 mm Hg)、C(>11 mm Hg皮下浸润麻醉时给予麻黄碱15 mg)三组,每组各30例,观察麻醉后平卧位至胎儿娩出时的平均动脉压,记录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寒颤例数。结果三组产妇手术麻醉前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5、10 min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 min降到最低值,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5、10 min平均动脉压组间比较,B组低于A组和C组(P<0.05),C组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前,产妇通过变化体位引起血压波动,能够预测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在高发产妇中皮下浸润麻醉时加入麻黄碱,能够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王韬高桂兰朱亮先李辉郭瑞王立勋谢再明
关键词:体位仰卧位低血压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麻黄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