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静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穴位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板,其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电机,弧形靠板设置于支撑板的前侧面上,其顶部分别与两个伸缩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弧形靠板的后侧面上嵌设有多个间隔均匀设置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
- 姚静万小娅贾涵梅鞠佳宏张杰
- 腹部创伤187例围手术期护理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道路交通伤及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腹部创伤,往往伤情较重,且常为腹部多脏器伤和全身多发伤,对诊治和护理要求较高。由于腹部创伤的复杂性、隐匿性,鉴别和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判断腹部异常的症状和体征,追踪伤情的细微变化、掌握护理干预的基本原则是腹部创伤护理的主要内容[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创伤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87例腹部创伤病例资料,探讨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相关问题。
- 姚静黄光斌徐国先
- 关键词:腹部创伤多发伤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 浅谈1例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行半骨盆切除的护理体会
- 2019年
- 严重骨盆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类外伤是因为高能量损伤而引起的,所以这类外伤一般都比较严重。因为骨折结构比较坚固,同时合并含有血管、神经、肝脏等一些重要的结构,所以该疾病的发生率相对比较低,但是该种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对于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来说,常常采用半骨盆切除进行治疗,而因为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会合并较多的严重性并发症,从而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应给予实施半骨盆切除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提升生活质量[2]。鉴于此,本次以1例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在实施半骨盆切除后护理干预的价值。如下为相关内容。
- 谢玥婵马开兰徐国先姚静李永秀
- 关键词:骨盆骨折半骨盆切除
- 湿性敷料与干性敷料在刃厚取皮区的应用对比
- 2019年
- 选择瘢痕整形需植刃厚皮患者,分别予以不同处理,即湿性敷料、干性敷料,探究其效果。方法 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参照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瘢痕整形需植刃厚皮患者为例,共87例,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干性敷料患者为甲组,接受湿性敷料患者为乙组,比较2组疗效,为患者选择出最理想的干预方法。结果 干预后,①乙组VAS评分少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乙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乙组干预满意度高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95.45%vs79.07%,P<0.05)。结论 与干性敷料比较,湿性敷料的效果最佳,有助于减轻刃厚取皮区疼痛,加速创面愈合,促进患者的满意,值得优选。
- 易雪徐国先姚静
- 关键词:湿性敷料
- 胰腺损伤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
- 2016年
- 探讨41例胰腺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治愈38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15例,胰瘘5例,胰腺假性囊肿及胰腺脓肿各3例,出血及创伤性胰腺炎各2例。加强胰腺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对其预后有积极作用。
- 姚静徐国先
- 关键词:胰腺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 胃造口双管法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术后护理被引量:3
- 2017年
- 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创伤科收治的23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术中采用胃造口双管法治疗及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10例;十二指肠瘘3例,胰瘘、腹腔脓肿各2例,胃瘫、十二指肠狭窄、粘连性肠梗阻各1例。治愈19例,死亡4例。
- 姚静徐国先黄晓燕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胃造口双管法护理
- 融合个性化多模态生物反馈刺激的意识障碍检测促醒方法
- 本发明提供融合个性化多模态生物反馈刺激的意识障碍检测促醒方法,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该意识障碍检测促醒方法,采用ERP‑MMN非匹配负波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多模态视听体觉联合刺激,诱发检测视听体觉ERP‑MMN波,多角...
- 蒋宛凌吴宝明唐羽毛廷丽姚静胡玉琳余聪刘力源袁野
- 胸部创伤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应用于胸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该中心创伤科住院的胸部创伤患者1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部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胸部治疗方法与呼吸训练器相结合训练。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 d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以及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O_(2)、PaO_(2)/FiO_(2)、PaCO_(2),以及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和PaO_(2)/FiO_(2)均升高,PaCO_(2)均下降,且治疗后7、14 d观察组PaO_(2)和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7、14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胸部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器对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增强肺部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 姚静徐国先刘朝普
- 关键词:胸部创伤呼吸训练器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