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秀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护理
  • 2篇外科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创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伤
  • 1篇胸腹
  • 1篇胸腹联合
  • 1篇胸腹联合伤
  • 1篇休克
  • 1篇血肿
  • 1篇压伤
  • 1篇严重肝外伤
  • 1篇严重骨盆骨折
  • 1篇锐器
  • 1篇锐器刺伤
  • 1篇失血
  • 1篇失血休克
  • 1篇术前

机构

  • 8篇重庆市急救医...

作者

  • 8篇李永秀
  • 4篇向生娟
  • 4篇马开兰
  • 4篇肖霞
  • 3篇徐国先
  • 3篇万小娅
  • 2篇李虹霞
  • 1篇姚静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的临床护理
2020年
评价对严重肝脏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剖腹术期间临床护理价值。方法:46例严重肝脏创伤者,随机均分为A、B组,各23例,均实施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且分别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常规临床护理+细节护理,评价组间临床价值。结果:组间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05);B组护理满意度较A组高,首次术后至二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短(P<0.05)。结论:对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护理中,加强细节护理,可改善患者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确定手术治疗时间。
吕思薇马开兰李永秀
关键词:护理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液体复苏护理研究
目的评估不同方法液体复苏护理干预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手术治疗的340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患者。对象分为2组:干预组230例,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控制在80~85mrnHg,输液总量<100...
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关键词:失血休克
穿透性心脏损伤护理干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穿透性心脏损伤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中以火器伤为主,占45%~65%,由于损伤较广泛,常为贯通伤或多心腔损伤,病死率较高。而我国和南非等地以锐器刺伤为主,占85%~95%,损伤较局限,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在手术前后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就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本科自199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48例,现对是否实施规范护理干预的不同结局作回顾性比较分析。
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关键词:穿透性心脏损伤护理干预锐器刺伤火器伤贯通伤术前后
浅谈1例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行半骨盆切除的护理体会
2019年
严重骨盆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类外伤是因为高能量损伤而引起的,所以这类外伤一般都比较严重。因为骨折结构比较坚固,同时合并含有血管、神经、肝脏等一些重要的结构,所以该疾病的发生率相对比较低,但是该种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对于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来说,常常采用半骨盆切除进行治疗,而因为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会合并较多的严重性并发症,从而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应给予实施半骨盆切除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提升生活质量[2]。鉴于此,本次以1例严重骨盆骨折碾压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在实施半骨盆切除后护理干预的价值。如下为相关内容。
谢玥婵马开兰徐国先姚静李永秀
关键词:骨盆骨折半骨盆切除
创伤性纵隔血肿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纵隔血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创伤科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4例纵隔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愈40例,死亡4例(9%),1例死于术后消耗性凝血障碍,1例死于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因严重多发伤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结论及时诊断和处理心脏和胸腔内大血管损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护理重点为观察血肿的进展,采用控制性降压、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正确选择输液途径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预防血肿的扩大和破裂。
李虹霞李永秀马开兰徐国先
关键词:纵隔血肿护理
75例胸腹联合伤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2
2017年
胸腹联合伤时可因大出血和膈疝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总结75例胸腹联合伤护理。术前观察争取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术后主要针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李虹霞李永秀马开兰徐国先
关键词:胸腹联合伤膈肌破裂护理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肝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估损伤控制外科( DCS)技术在严重肝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83例采用DCS方法治疗及护理的Ⅳ、Ⅴ级严重肝外伤患者的基本资料。护理干预包括液体复苏、致死三联征和术后并发症防治。以同期非DCS治疗的Ⅳ、Ⅴ级的31例肝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DCS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25.3%和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1),患者主要死于创伤性凝血病。 DCS组和对照组患者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6.0%,19.4%,膈下脓肿的发生率分别为7.2%,2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0,5.27;P<0.05)。结论采用DCS治疗严重肝外伤合并致死三联征的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护理干预重点为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ICU阶段纠正凝血障碍、低体温和酸中毒;重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肖霞李永秀万小娅向生娟
关键词:肝脏损伤凝血障碍护理干预
损害控制外科在连枷胸的应用和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损害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先用在腹部创伤和疾病,逐渐扩大到外科各领域。此原则基于严重创伤和疾病时患者常合并低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即致死三联征(lethal triad),若急诊强施复杂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率极高。故将治疗分为3个阶段:(1)初始简化手术。仅止血、阻断污染和简单固定以避免继发性损伤。
肖霞李永秀向生娟
关键词:损害控制外科连枷胸SURGERY护理继发性损伤腹部创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