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课堂
  • 2篇护理
  • 1篇蛋白
  • 1篇学法
  • 1篇养老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保健
  • 1篇营养治疗
  • 1篇幼儿保健
  • 1篇症状
  • 1篇症状学
  • 1篇职教
  • 1篇人体寄生虫
  • 1篇人体寄生虫学
  • 1篇实验教学
  • 1篇数据管理
  • 1篇数据管理平台
  • 1篇数据信息

机构

  • 7篇安顺职业技术...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杨娟
  • 4篇秦琼
  • 1篇卢海莎
  • 1篇沈淼
  • 1篇龚红
  • 1篇陈晓丹
  • 1篇张志强
  • 1篇程尧

传媒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学校健康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的学校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康服务平台、管理端、安全检测服务器和移动端,所述数字化管理平台用于处理和储存用户的健康数据;所述健康服务平台用于为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健康数据服务;所述...
董兆君秦琼姚安丽杨娟
“职教云课堂SPOC课程+即时通讯工具”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以了解“职教云课堂SPOC课程+即时通讯工具”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目的,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业2个班级共92人作为教学对象。实验组采用“职教云课堂SPOC课程+即时通讯工具”教学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77.48±8.42)明显优于对照组成绩(71.09±11.42)。将“职教云课堂SPOC课程+即时通讯工具”教学模式应用到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能提高教学的互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便捷性。
沈淼龚红杨娟
关键词:即时通讯工具教学模式外科护理学教学
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及在营养治疗中的意义
2015年
本文在分析白蛋白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白蛋白在营养治疗中的意义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临床更加了解白蛋白的价值作用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陈晓丹汪妤平杨娟程尧
关键词:白蛋白营养治疗
情景教学法在健康评估症状学教学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
分析在健康评估症状学的实际教学当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86名学生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教学模式干预,而观察组学生则接受情景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接受不同方式教学后的各项能力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各项能力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且对于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更高,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健康评估症状学的教学方式选择,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效果更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秦琼杨娟董兆君姚安丽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教学满意度
中医体质辨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健康保健知识成为了大家日益关注的重要领域,中医体质辨识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通过对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的文献梳理,总结现有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和工具,中医体质辨识临床应用的归纳,并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中医体质辨识的改进与创新建议,为中医体质辨识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总之,中医体质辨识是有效的预防保健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仍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中医体质辨识的水平和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有力而特色的保障,为中医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卢海莎何小丽田华许锋张志强张志强
关键词:中医体质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养老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养老系统,包括有智慧养老数据管理平台、婴幼儿保健单元、养老护理单元、健康管理单元和中医药养生单元,智慧养老数据管理平台包括有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WEB管理模块和显示终端;WEB管理模块...
秦琼董兆君杨娟姚安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探讨
2020年
探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某年级学习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80例学生展开分组研究,分别给予常规教学(对照组)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理论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而且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另外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董兆君杨娟秦琼姚安丽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