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麒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转胎头联合夸张膀胱截石位在头位难产中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手转胎头联合夸张膀胱截石位在头位难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cephalic dystocia,CD)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与实验B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措施,实验A组行手转胎头术,实验B组行手转胎头术联合夸张膀胱截石位。比较3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结局(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剖宫产)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B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实验A组、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实验A组、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B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宫内窘迫发生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转胎头术联合夸张膀胱截石位助产CD产妇,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宫内窘迫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竞易晓云黄佩文刘湘萍杨晓文叶麒黄珍王杏冯媛文莎莎刘柏发
- 关键词:手转胎头头位难产自然分娩率
- 不同MTHFR基因型子痫前期患者感染病原菌对血清β-HCG与和PLGF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子痫前期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诊治的不同子痫感染患者采用BD PHOENIXTM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感染后患者血清中β-HCG和PLGF水平的变化;以医院同期健康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子痫前期感染患者120例为感染组;子痫前期未感染患者140例为未感染组;比较3组患者MTHFR基因C667T多态分布率及血清中β-HCG和PLGF变化;采用WHONE5.5软件和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痫前期患者C667T基因T/T频率明显增高,而C/T基因频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T/T和C/T基因型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和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子痫感染组患者血清中β-HCG和TNFα及IL6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PLGF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MTHFR基因型子痫前期患者感染病原菌无明显差异,且感染后患者血清β-HCG水平明显升高而PLGF明显降低。
- 刘湘萍杨晓文黄婷王竞叶麒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子痫前期病原菌
- 妊娠期及产褥期孕产妇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9
- 2023年
-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期及产褥期孕产妇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现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中国9个地区11家医疗单位(10家三级甲等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客观诊断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孕产妇139例临床资料(其中有1例患者临床资料不全,后期分析仅纳入138例患者)。根据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分为妊娠期、产褥期两组,分析孕产妇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现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1)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0.09‰~5.89‰。(2)138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包括妊娠期孕妇33例(23.9%),产褥期产妇105例(76.1%);血栓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中不运动或脱水、年龄≥35岁、妊娠合并症、妊娠期或产褥期的外科手术(除外会阴缝合术)依次占比为34.1%(47/138)、32.6%(45/138)、32.6%(45/138)、22.5%(31/138)。产褥期血栓形成产妇中剖宫产占比为92.4%(97/105),所有产妇中仅有10.1%(14/138)无相关危险因素。(3)妊娠期或产褥期血栓形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主(73.2%,101/138),深静脉血栓好发于左下肢(73.3%,74/101);上肢浅静脉血栓孕产妇中有10.0%(2/20)合并深静脉血栓,下肢浅静脉血栓孕产妇中有57.1%(8/14)合并深静脉血栓。(4)共4例孕产妇发生肺栓塞(2.9%,4/138),中孕、晚孕各1例,产褥期2例;3例孕产妇经积极救治后存活,1例死亡。结论妊娠期及产褥期有必要对所有孕产妇进行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筛查,以便早期识别出高危孕产妇进而予以必要的预防或治疗。
- 李霞林王永王永董旭东钟少平钟少平蔡敏蔡敏钱丽娜钱丽娜叶麒易媛媛易媛媛贺芳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期产褥期
- 萍乡地区女性早孕期颈围在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萍乡地区汉族女性早孕期的颈围是否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并且确定出颈围预测GDM的界定值。方法本研究运用巢式研究的方法,选取1 000名女性,最终纳入研究的有765名女性,测量这些女性孕16周的颈围,与孕前腰围、体质量、BMI以及孕24周时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在孕24周时进行OGTT试验,诊断为GDM的纳入试验组,余纳入对照组。分别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孕16周时的颈围,孕前腰围、体质量、BMI等。结果在所有的试验对象中,174名女性孕24~28周时发生GDM,591名女性未发生GDM,孕16周时的颈围,与孕前腰围、体质量、BMI以及孕24周时的糖化血红蛋白A1c(P≤0.001)均正相关。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颈围是GDM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OR=1.840,95%CI=1.040~3.254,P=0.036)。孕16周的颈围用来预测GDM的理想界定值是35.15 cm。结论颈围可以作为筛查GDM的一个实用工具,在萍乡地区孕妇群体中,颈围≥35.15 cm可以作为预测GDM的指标。
- 叶麒张友梅刘湘萍王竞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颈围
- SIRS评分联合无应激试验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对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产科危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按照SIRS评分、NST分型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患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经统计发现,SIRS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 8 d与非SIRS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NST分型者的ICU入住率、住院时间> 8 d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无死亡患者; SIRS评分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61. 11%,阴性预测值为72. 27%,特异度为70. 83%,敏感度为68. 75%;联合SIRS+NST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88. 89%,阴性预测值为91. 18%,特异度为88. 57%,敏感度为71. 11%。结论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NST可对产科危重患者预后临床效果进行预测,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王竞叶麒易晓云刘湘萍杨晓文黄婷张欢
- 关键词:产科危重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无应激试验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