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永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瘤切除术
  • 2篇颅内
  • 1篇弹簧圈
  • 1篇弹簧圈栓塞
  • 1篇动脉瘤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常规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腰大池
  • 1篇腰大池持续外...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引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变性
  • 1篇预后
  • 1篇预后不良
  • 1篇治疗后复发

机构

  • 6篇永城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李涛
  • 6篇刘晓
  • 4篇翟景光
  • 2篇谢娜
  • 2篇王涛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观察组采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5%(53/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为(120.54±19.11)mm Hg(1 mm Hg=0.133 k Pa),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38±23.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效果明显,能提高疗效,改善颅内感染症状,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李涛翟景光刘晓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外引流颅内感染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病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单独胰岛素(胰岛素组)、单独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对比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P)和HbA1c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远高于胰岛素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组与二甲双胍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FBP、HbA1c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本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胰岛素组与二甲双胍组上述指标水平远低于联合组(P<0.05),治疗后胰岛素组与二甲双胍组上述指标数据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均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FBP和HbA1c水平,但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推荐使用。
刘晓李涛王涛谢娜
关键词:胰岛素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预变性自体神经移植桥接舌下神经-面神经“侧”-侧吻合术治疗CPA区肿瘤切除术后面瘫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预变性自体神经移植桥接舌下神经-面神经"侧"-侧吻合术在CPA区肿瘤切除术后面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CPA区肿瘤切除术后面瘫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面部功能训练,研究组采取预变性自体神经移植桥接舌下神经-面神经"侧"-侧吻合术+面部功能训练。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鼻尖偏离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55%(29/31)高于对照组41.94%(13/31)(P<0.05);治疗前两组鼻尖偏离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鼻尖偏离度较治疗前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预变性自体神经移植桥接舌下神经-面神经"侧"-侧吻合术治疗CPA区肿瘤切除术后面瘫,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鼻尖偏离度。
李涛翟景光刘晓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测定对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测定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疾病组)和体检中心接收的正常健康志愿者80例(健康组),对比两组血常规、CRP检测结果差异;对疾病组患者给予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常规、CRP的水平变化。结果:疾病组中性粒细胞(NE)、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患者在实施抗生素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水平均远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者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给予血常规联合CRP测定能够指导治疗。
刘晓王涛李涛谢娜
关键词:血常规C反应蛋白抗生素感染性疾病
初次血管内治疗后复发性动脉瘤再次介入治疗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2022年
目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腔内置入血流导向装置(PED)和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初次血管内治疗后复发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使用PED和弹簧圈栓塞的复发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收集并比较患者初次治疗时的临床和形态学因素以及再次治疗时的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结果共纳入105例患者,其中18例PED,87例弹簧圈栓塞。共有16对匹配,PED组16例,弹簧圈组32例。PED组支架辅助例数与弹簧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PED组复发率低于弹簧圈组,手术失败率和载瘤动脉狭窄率高于弹簧圈组(P<0.05)。结论初次血管内治疗后复发性动脉瘤的血管内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PED能够降低复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再通风险,但会增加手术失败和轻度载瘤动脉狭窄的风险。
李涛翟景光刘晓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
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治疗,并随访1年;根据患者随访1年时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生存)与预后不良组(病死);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等,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07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74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9.16%(74/107);预后不良组WHO分级、非全切除术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术前血清TGF-β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术前KPS评分、IL-18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高、非全切手术、术前血清TGF-β水平高是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前KPS评分、IL-18水平高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可能受患者WHO分级、手术方式、术前KPS评分、术前血清TGF-β、IL-18水平的影响。
李涛翟景光刘晓
关键词:脑胶质瘤脑胶质瘤切除术预后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