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危险因素多元分析
- 1995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危险因素多元分析叶冬青,李向培,郑惠玲,王玉琴,吴向辉,陈敏,钱巍,倪五九,黄钦对1987年~1992年省级两所医院确诊的60名系统性红斑狼疮(51tE)病人进行了1:2的病例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
- 叶冬青李向培郑惠玲王玉琴吴向辉陈敏钱巍倪五九黄钦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
- 皮肤僵硬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突变筛查
- 背景: 皮肤僵硬综合征(Stiff skin syndrome,SSS)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皮肤结缔组织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僵硬、伴有关节活动障碍以及局部毛发轻度增多。SSS通常在出生时或6岁以内发病...
- 陈敏
-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突变检测
- 文献传递
- 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100例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引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前者应用DSA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后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血清前列素E2(PGE2)浓度、血浆P物质(SP)浓度、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物1-α(PGC-1α)浓度、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血清IL-6、TNF-α、CRP浓度,血清PGE2、血浆SP浓度,血清CGRP浓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24h,研究组的PGC-1α浓度、血清5-HT浓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和参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DSA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有效减轻疼痛,且临床操作中相对更微创。
- 赵鹏熊登喜查正江周和平陈敏张隆辉
- 关键词:DSA引导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并发症
- 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干预SD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作用机制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 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40只SD大鼠作为模型组,通过切断SD大...
- 陈敏
-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骨碎补总黄酮药物浓度核转录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Α
- 文献传递
-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对比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病例中,分别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膜进行脑膜修补术后各项临床数据,评估何种脑膜修补材料更具临床应用优势。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安庆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12.9-2013.9...
- 陈敏
- 关键词:硬脑膜缺损
- 文献传递
- 胃黄斑瘤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胃黄斑瘤与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为胃黄斑瘤的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胃镜检查并获得正常结果的健康体检者81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17、PGⅠ、PGⅡ水平及Hp的感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黄斑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判断G-17、PGⅠ、PGⅡ、Hp感染对胃黄斑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G-17、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GⅠ、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31、8.517、17.986、12.217,P均<0.05)。观察组的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3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17、PGⅠ、PGⅡ水平、Hp感染均为胃黄斑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17、PGⅠ、PGⅠ/PGⅡ、Hp单独检测诊断胃黄斑瘤对应的AUC为0.942、0.980、0.938、0.709。结论 G-17、PGⅠ、PGⅡ以及Hp与胃黄斑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诊断胃黄斑瘤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作为临床诊断胃黄斑瘤的参考依据。
- 陈敏孙海兵费梦雪
- 关键词:胃黄斑瘤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
- 营养支持疗法药学监护模式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 目的: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一套信效度良好的营养支持疗法的标准化药学监护模式,为临床营养支持药师提供工作指导。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国内外肠外肠内营养临床药师的工作实践,初步形成营养支持疗法的药学监护模式表。根据...
- 陈敏
- 关键词:营养支持疗法德尔菲法信效度检验
- 文献传递
- 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探寻其前庭功能特点。 方法: 选取32例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为试验组,随机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试验组32例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入选标准为...
- 陈敏
- 关键词:前庭功能发病机理
- 文献传递
- 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通过应用影像技术“三维CT重建技术“协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骨折的类型以确定骨折的稳定性同时更好地实现骨折部位的可视化,达到精准评估骨折复杂性与分型的目的。方法 将受试对象明确为院内同意参与试验的经手术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病案,患者于入院后先后行常规CT诊断与三维CT重建影像诊断,评价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检出构成比。结果 Schatzker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结果显示个经三维CT中间影像诊断的检出构成比更高(P<0.05)。结论 三维CT重建提供了更为立体和详细的解剖学信息,能够全面了解胫骨平台骨折的构型、方向和关系,对于更准确地分型和了解骨折的复杂性至关重要。
- 陈敏
- 关键词:骨折分型胫骨平台骨折
-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讨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的患者中使用多元化护理,可以减少全身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陈敏
- 关键词:初治急性白血病全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