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人促红素注射液合理性评价
- 2024年
- 目的建立人促红素注射液(rhEPO)合理性评价体系,分析目前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rhEPO的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根据入排标准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使用rhEPO的归档病历,应用属性层次模型(AHM)法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并与传统点评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AHM法的可行性。结果372份病历中,病历评分(MRS)≥90分156例(占比41.94%),75分≤MRS<90分55例(占比14.78%),60分≤MRS<75分的60例(占比16.13%),MRS<60分101例(占比27.15%);不合理类型主要表现为适应证54例次(占比14.52%),用药或停药时机151例次(占比40.59%),用药剂量179例次(占比48.12%)以及用药调整163例次(占比43.82%)等。与传统点评方法比较,AHM法一致率为90.59%(Kappa=0.785,P<0.001)。结论基于AHM法建立的rhEPO评价体系切实可行,评价结果显示本院rhEPO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需在适应证、用药或停药时机、用药剂量及用药调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
- 岳云月狄潘潘夏茹楠李帅王志远贾淑云梁海
- 关键词:属性层次模型适应证
- PD-1/PD-L1抑制剂与心力衰竭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挖掘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4种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相关心力衰竭事件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4种PD-1/PD-L1抑制剂相关心力衰竭事件进行信号检测。结果患者以男性为主,年龄以65~85岁居多。4种PD-1/PD-L1抑制剂均检出心力衰竭事件,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发生心力衰竭事件的频次分别为592次、322次、189次和56次。其中急性左心衰竭在帕博利珠单抗中生成一个可疑信号,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在4种PD-1/PD-L1抑制剂中均有可疑信号生成,慢性心力衰竭在阿替利珠单抗中生成一个可疑信号。结论4种PD-1/PD-L1抑制剂均可能诱发严重心力衰竭事件,临床在使用时应加强用药监护。
- 狄潘潘胡云飞贾淑云岳云月李帅王志远
- 关键词:心力衰竭数据挖掘
-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TLR2/PI3K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气道疾病之一。近20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全球支气管哮喘患者人数已逾3亿。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作为自然界...
- 李帅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泡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磷脂酰肌醇3-激酶
- 文献传递
- WWOX和JA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WWOX/(WW domain containingoxidoreductase/)和C-JUN结合蛋白/(C-JUN activation domain binding prot...
- 李帅
- 关键词:胃癌
- 文献传递
- 临床因素与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克罗恩病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继发性无反应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CT小肠造影(CTE)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克罗恩病(CD)患者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后继发性无反应(SLOR)的价值。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22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55例C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法按7∶3的比例分成训练集(n=108)和测试集(n=47)。所有患者均按规范方案治疗, 根据治疗反应分为SLOR(训练集43例、测试集18例)和非SLOR(训练集65例、测试集29例)。基于训练集数据, 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临床资料中筛选出IFX治疗后SLOR的独立预测因素, 建立临床模型。选择肠期CTE图像沿病灶轮廓逐层勾画以获得感兴趣区体积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使用单因素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筛选出的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和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 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3个模型对IFX治疗后SLOR的预测效能, 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采用决策曲线来评价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临床资料中病程(OR=1.983, 95%CI 1.966~2.000, P=0.046)、肠腔狭窄(OR=1.246, 95%CI 1.079~1.764, P=0.015)是SLOR的独立预测因素, 建立临床模型。最终9个影像组学特征被纳入影像组学模型。临床、影像组学和联合模型预测CD患者IFX治疗后SLOR的AUC在训练集中分别为0.691(95%CI 0.591~0.792)、0.896(95%CI 0.836~0.955)、0.910(95%CI 0.855~0.965), 在测试集中分别为0.722(95%CI 0.574~0.871)、0.866(95%CI 0.764~0.968)、0.889(95%CI 0.796~0.982)。测试集中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的临床净效益均高于临床模型, 在大部分阈值概率区间内, 联合模型的临床净效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结论基于CTE的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预测CD患�
- 李帅朱超郑小敏郜言坤林旭荣畅刘开才李翠平吴兴旺
- 关键词:CROHN病英夫利西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