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 作品数:30 被引量:118 H指数:6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综合评估及多元管理模式在社区脑卒中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综合评估及多元管理模式在社区脑卒中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照护服务,观察组采用基于综合评估及多元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4个月后两组MBI评分升高,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综合评估及多元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谢俊清 韩冰 李庆华关键词:综合评估 社区脑卒中 一种脊髓损伤居家康复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脊髓损伤居家康复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中部铰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翻身板,所述床体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容纳槽,两个所述翻身板的底部均转动连接于容纳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翻身... 杜娟 韩冰 曹珺 刘蕊 王芳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 探究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间的113例育龄期宫颈癌术后患者为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评估,搜集其基础资料,分析其心理弹性状况和影响因素,探讨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育龄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弹性状态均处于较低水平,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合并症、转移情况不同的患者的心里弹性有明显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间关系为正相关,转移及合并症为心理弹性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癌育龄期患者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及疾病是否有合并症、转移情况均可对其心理弹性产生影响,故临床可据其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心理弹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姜艳丽 母心灵 陈玉荣 张蓟 韩冰 陈亚楠关键词:宫颈癌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后抑郁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化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并发抑郁组36例(HAMD评分≥7分)和未并发抑郁组32例(HAMD评分<7分),比较2组相关神经系统评分(包括美国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的差异。另随机选取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检测3组样本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化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1)并发抑郁组与未并发抑郁组相关神经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组患者外周血清CD4^+含量(39.96±6.89)%明显减少,与未并发抑郁组(44.33±7.57)%及健康对照组(49.82±8.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含量(28.34±9.11)%增加,与未并发抑郁组(23.94±6.11)%、健康对照组(21.55±4.9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抑郁组CD4^+含量减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抑郁组、未并发抑郁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清CD4^+/CD8^+分别为(2.10±0.69)、(1.59±0.50),(2.52±0.6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9,P<0.05)。结论通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化群的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失衡,并发抑郁症患者失衡更明显,主要表现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降低更明显,阐明了脑梗死后抑郁的相关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葛继晖 张明 冯树涛 韩冰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抑郁症 T淋巴细胞亚群 重视人性化服务 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目前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倡导、重视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了解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护理的相应措施,提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对策。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但要解决实... 韩冰关键词:人性化 护理 文献传递 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在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培训中的效果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在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165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31日之前采用工作坊教学方法培训的84名实习护士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月31日之后采用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培训的81名实习护士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培训前和培训后1、2、3、4周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评分,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操作落实情况及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结果:研究组教学效果(可以培养团队合并精神除外)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1、2、3、4周,两组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操作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源性职业暴露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陷式情景模拟联合工作坊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实习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评分和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操作落实效果,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赵晓岚 丁雪艳 韩冰 陈玉荣关键词:护理教育 血源性职业暴露 实习护士 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7-05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在显微镜下开颅清除血肿,术后早期在神经重症监护室监护,控制血压、神经营养及后期康复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次日复查头颅CT示脑内血肿清除理想。术后患者死亡3例(7.14%),其中2例死于脑疝所致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10例,Ⅳ级4例,Ⅴ级1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安全有效清除血肿,对脑组织损伤小,止血较为彻底,病人恢复满意。 王向阳 郭电渠 韩冰 王新厂 刘文彬 付旭东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 显微手术 回授法饮食管理对脑瘤患者术后营养水平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回授法饮食管理对脑瘤患者术后营养水平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120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干预组(接受回授法饮食管理干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营养程度、钙磷代谢水平、营养水平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营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钙、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饮食管理能明显改善于颅内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营养状况,促进钙磷代谢,减少并发症,建议使用。 代丽伟 韩冰关键词:颅内肿瘤 营养水平 自我管理 程序化护理服务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价值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服务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脑出血患者分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程序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6.98%,与对照组患者的23.26%相比较低(P <0.05);②研究组患者平均FMA评分是(95.16±1.72)分,高于对照组的(89.95±3.18)分(P <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服务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韩冰 王芳 崔莹莹关键词:常规护理 脑出血 颅内压相关参数在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颅内压(ICP)相关参数在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DC)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6例大面积脑梗死接受DC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ICP组(93例)及对照组(93例),ICP组在DC手术时置入颅内压探头5~7 d,监测并记录ICP值及ICP波幅与ICP的相关系数(RAP)、压力相关指数(PRx),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观察30 d生存情况。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把ICP组分为预后良好组(0~4级,55例)和预后不良组(5~6级,3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ICP、RAP、PRx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P相关参数评价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ICP组与对照组比较,ICP组患者ICU住院时长、肺部感染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37±2.83、53.8%、16.1%比17.59±3.04、78.5%、30.1%,t=1.362,χ^(2)=0.614、1.023,P<0.05),术后脑出血、术后脑梗死、颅内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11.8%、9.7%、9.7%比9.7%、8.6%、10.8%,χ^(2)=2.309、1.453、2.367,P>0.05)。Kaplan-Meier方法生存分析显示ICP组30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1.7%比71.0%,χ^(2)=3.980,P<0.05)。预后良好组的ICP、RAP、PRx均低于预后不良组[(11.9±2.4、0.31±0.12、0.18±0.16)比(17.8±2.2、0.46±0.17、0.29±0.17),t=-1.547、0.105、0.3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ICP、RAP、PRx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ICP、RAP、PRx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946、1.037、1.102,Wald值分别为6.372、1.207、1.32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17~7.051、1.113~9.974、1.106~11.538[比值比(OR)=0.068、1.207、1.326,P<0.05]。ICP、RAP、PRx对大面积脑梗死DC后预后有预测价值,三者的预测作用一致,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41~0.963)、0.802(95%CI:0.715~0.889)、0.933(95%CI:0.871~0.99 张明 葛继晖 韩冰 王炬 任志强 梅雷凯 韩冰莎 栗艳茹 李娇 陈勇 冯光关键词: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