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育
-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在蓟汕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在高速公路的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减小桥头两侧路基沉降,已成为当前高速公路设计和建设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文章根据常规高压旋喷桩的成桩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结合蓟汕高速公路中津汉标段路基的工程特性,详细介绍了在津汉公路菱形立交桥桥头头两侧采用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处理桥头两侧路基的过程。
- 李林育黄恒伟马志聃
- 关键词:桥头路基高压旋喷桩喷浆
- 沙河特大桥桥头跳车病害处治
- 2015年
- 在高速公路的开发和修建中,桥梁工程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何治理长期以来严重的桥头跳车病害,已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人员面临的首要任务。文章以沙河特大桥为例,对其桥台台背的具体情况采用回填挖换的方法进行处理,并详细叙述了施工过程。
- 黄恒伟李林育张修硕
- 关键词:桥头跳车压实
- 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因素识别被引量:13
- 2019年
- 为了探明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各行车风险因素间内在关联、层次结构,并明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找出关键风险致因,从交通安全和系统工程观点出发,同时结合文献萃取法和Delphi法构建出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因素集,基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存在的一定共性,吸取IMS法和DEMATEL法的优点,运用集成DEMATEL-ISM方法将复杂的行车风险因素关系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层次结构关系的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因素识别模型,从而计算各行车风险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根据中心度确定行车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根据原因度明确行车风险因素属性,并由此找出复杂因果关系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及货车行车安全系统中最直接、最根本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大下坡路段限速值、车辆性能、动态反应判断能力、疲劳驾驶等是导致行车风险发生的最重要因素,而交通设施完备程度、年龄、道路结构物的重要度最低,影响程度最小;在原因因素中,气象状况原因度最大,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大,且自身所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较小,而货车车型大小对其他风险因素影响较小;在结果因素中,超速的原因度绝对值最大,受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最大,属于行车风险系统的近邻风险层,是产生交通风险的直接致因;近邻风险是交通事故发生的最直接诱因,过渡风险与其他风险因素存在着联动关系,其既容易对系统中其他风险因素的变化敏感,也容易影响其他风险因素,本质风险驾驶人安全意识与态度是整个系统的根源性影响因素;关键链接因素交通流量、纵坡坡度和坡长、气象状况、交通组成特性与其他风险因素存在强联动关系,它们与其他风险因素发生复杂的非线性交互的可能性大,从而增大酿成交通事故的可能。
- 胡立伟李林育李林育蒋鑫蒋鑫胡澄宇
- 关键词:交通工程长大下坡路段货车风险因素识别
- 局部“一路一线”直行式与传统式常规公交系统一体化协调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缓解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并确保出行安全,利用"一路一线"直行式公交体系的局部线路优化方法,分别从局部线路、站点布局、交叉口控制、公交调度和公交票价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法,建立了局部"一路一线"直行式与传统式常规公交系统一体化优化模型,将"一路一线"直行式公交体系融入到传统式常规公交体系中,经比较得到在城市交通走廊中该方法优于目前的常规运营公交体系的结论,在重复系数、平均换乘系数、平均候车时间等主要指标方面效果显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公交体系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胡立伟薛刚李林育王淼
-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交优先
- 基于路试的交通拥塞条件下驾驶人行为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城市道路交通拥塞条件下的驾驶人行为特性,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拥塞的疏解策略。方法本文采用路试试验以及多种调查方式,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结果 (1)得到了各行为特性影响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2)任何一种驾驶行为特性变化都会对其他驾驶行为特性产生影响。结论任何一种驾驶行为特性变化都会对其他驾驶行为特性产生影响,针对各特性影响因素变化对交通拥塞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对应的道路交通拥塞的改善方法及疏解策略。
- 胡立伟祁首铭王淼李林育
-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拥塞驾驶行为驾驶人交通流
- 基于台架试验的长下坡路段满载中型货车制动风险阈值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货车在长下坡过程中为保证行驶安全需要连续制动,容易导致制动器温度不断上升而出现热衰退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制动失效和车辆失控,进而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通过台架模拟试验测试了长下坡路段满载中型货车制动鼓温度的变化过程,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制动初始速度下鼓式制动器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不同制动初始速度对应的制动器失效温度风险阈值和最大临界制动次数。结果表明:制动初速度越大,制动频次越高,制动器就越容易达到失效状态;当制动鼓发生"热衰退"现象后,其制动效能下降速率也会随着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预测制动风险时,对单一预测模型进行适当组合,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减小预测误差。
- 胡立伟李林育王淼佘天毅
- 关键词:台架试验连续长下坡制动失效
- 高原雾天高速公路安全影响及其最高限速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针对高原雾天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依据近年来云南省雾天高速公路事故数据,分析云南省雾天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基于高原雾天对于驾驶人的影响,分析雾天情况下驾驶人识别距离及感知速度的变化关系.为提高雾天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从改善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角度出发,建立雾天高速公路行车限速模型,得到不同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下的限速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的提升,行车速度增加,路面附着系数呈现正相关;低能见度下,参照物模糊,对比度降低,驾驶人的识别距离会产生较大偏差,感知速度也会与实际行车速度产生较大偏差;建立的高速公路限速模型表明,驾驶人雾天行车速度与能见度、路面附着系数及纵坡坡度呈线性关系.
- 胡立伟王淼佘天毅李林育
- 关键词:高速公路
- 基于驾驶人博弈行为的交通拥塞形成期车辆运行规律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交通拥塞产生时期微观层面的车辆运行规律对行驶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现目前对这个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欠缺。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道路交通拥塞形成时期的车辆运行规律,本文引入完全信息混合战略博弈理论,基于驾驶员的驾驶期望、感知判断和驾驶行为特性,探讨了交通拥塞形成期的换道博弈行为和相应的驾驶行为意图变化,运用博弈理论建立了交通拥塞形成期车辆换道概率模型来体现车辆的运行规律,从时间效益和安全效益角度讨论了博弈双方收益矩阵,最后由纳什均衡的求解得到了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纳什均衡点,并给出算例验证结果。
- 胡立伟李林育王淼佘天毅
- 关键词:交通拥塞博弈理论车辆换道纳什均衡
- 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致因耦合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为了分析高原地区特殊的地质和气象环境对公路交通风险的影响,以2010~2015年云南高原地区发生的6 261起公路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处理与分析为例,结合云南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高原地区公路交通风险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通过对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致因耦合的界定并结合公路交通风险指标作用情况,利用N-K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度模型构建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致因耦合模型,并分别计算单、双风险因素耦合模型的各构成要素间的耦合度,量化各类耦合的危险程度,最后分析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值与各风险构成要素的关联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耦合会使风险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最终造成风险量的急剧增大或耦合突变后变成以新的风险形态在系统内部传导和蔓延;云南高原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急弯"与其他要素的耦合通常表现为强耦合,气象环境构成要素中"雨天"和"雾天"与其他要素耦合度较高,应加强高原地区公路最小转弯半径以及雨天与雾天情况下的行车限速、载重与车距保持等方面的地方规范和标准建设;随着时间推移,双因素耦合形式由2012~2014年的10种强耦合降为2015年的7种,各类耦合度明显减小,表明2015年较之前3年因地质与气象风险要素耦合所导致的公路交通事故危险程度下降。
- 胡立伟薛刚李林育王淼佘天毅
-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风险地质环境气象环境
- 基于道路级差的高原交通事故对比分析与预防被引量:5
- 2017年
- 高原地区道路线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市道路及公路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以云南省2010—2015年城市道路和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对9 543条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分类、信息提取等处理,基于道路级差将城市道路和公路分离,在不同时间空间、事故特点、气象因素、照明条件、交通设施等不同敏感因素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并对道路交通事故提供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以此发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与公路交通事故的各方面异同,有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 胡立伟佘天毅李林育王淼
- 关键词:城市道路公路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