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2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单胞菌
  • 6篇气单胞菌
  • 5篇养殖
  • 5篇水产
  • 4篇药敏
  • 3篇药敏试验
  • 3篇水产养殖
  • 3篇维氏气单胞菌
  • 3篇斑点叉尾鮰
  • 3篇16S_RD...
  • 3篇池塘
  • 2篇端板
  • 2篇鱼类
  • 2篇嗜水气单胞菌
  • 2篇气单胞菌病
  • 2篇高职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告
  • 2篇出血病
  • 1篇单养

机构

  • 20篇重庆三峡职业...
  • 1篇重庆城市管理...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0篇张超
  • 2篇张雪斌
  • 2篇周亚
  • 1篇向帮全
  • 1篇朱光福
  • 1篇程俊凯
  • 1篇廖勤丰
  • 1篇赵婵娟
  • 1篇李文娟
  • 1篇袁园

传媒

  • 2篇兽医导刊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渔业致富指南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语文建设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江西水产科技
  • 1篇江西农业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丝路视野
  • 1篇中南农业科技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0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产养殖新品种——花斑副沙鳅
2020年
花斑副沙鳅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副沙鳅属,是生活在水质良好的流水或缓流水环境中的底栖鱼类,为我国特有鱼类,从黑龙江水系到珠江水系都有分布。花斑副沙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外观漂亮,经济价值较高,但天然产量很少。该品种怀卵量高、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张超
关键词:黑龙江水系珠江水系水产养殖怀卵量特有鱼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7年
职业课程考试是检查、评价和引导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课程考试现状的分析,发现考试中“重压轻导”、与工作内容缺乏有效连接、重开发轻考试”的顽疾;提出即时评价、内容工作化等四个方面的考试模式创新,并在学校 课程考试中实践,证明 “ 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练就技能.
张雪斌张超
关键词:考试模式改革
一种水产养殖水温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产养殖水温调节装置,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包括养殖桶,所述养殖桶的顶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养殖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盒;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机带动圆形箱向下移动,圆形箱的移...
张超莫延敬周亚郝永峰袁园肖萌
红鮰维氏气单胞菌病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20年
红鮰,属鲶形目、鮰科,是自然变异的斑点叉尾鮰经长期改良选育而成的一个品种。具有色彩艳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没有肌间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极具观赏和食用价值的名优特淡水养殖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由于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气单胞菌属致病菌导致的红鮰疾病在某些养殖场仍呈高发趋势,严重影响了红鮰产业的健康发展。2019年3月,某养殖场红鮰出现了以细菌性败血症并发“肠套叠”为典型症状的死亡,文章从现场调查、鱼体剖检、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该病例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超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细菌性败血症
水产养殖塘及其清淤装置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塘及其清淤装置,包括塘体,塘体两端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移动架;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设置有伸缩立架,伸缩立架的底部设置有转轴,转轴连接有驱动转...
张超向帮全程俊凯莫延敬
水产养殖水循环处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机构、生化处理机构和消毒机构,过滤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与筒体内壁滑动配合,且过滤板连接有驱动过滤板滑动的压力机构;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
张超 莫延敬
斑点叉尾鮰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明确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场斑点叉尾鮰暴发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因,为实际生产中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和cpn60基因检测、系统进化分析及动物回归感染试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鮰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脑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WZ1906),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两端钝圆;其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大小为1~2 mm,呈灰白色至浅黄色;有运动性,氧化酶反应、V-P反应、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呈阳性,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能水解明胶和七叶灵,产生吲哚。WZ1906菌株16S r DNA序列和cpn6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均与嗜水气单胞菌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其相似性达100%;从基于16S rDNA序列和cpn60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可看出,WZ1906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聚为一支。以WZ1906菌株回归感染的斑点叉尾鮰均发病死亡,其体表和鳍条基部出血,肝脏、肾脏和脾脏肿大充血,肠道出血,与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鮰的症状相似,但未观察到明显的肠套叠症状。WZ1906菌株对苯唑西林、大观霉素、克拉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因等28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已产生耐药性(不敏感)。【结论】引起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场斑点叉尾鮰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可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或复方新诺明等水产类常用抗菌药物进行防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养护,科学投喂,从根本上预防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的发生,降低其防治难度。
张超莫延敬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嗜水气单胞菌出血性败血症肠套叠
一例草鱼肌肉出血病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中出现的以肌肉出血、脾脏肿大、肠炎、鳔出血为典型症状的疾病的病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检测、系统进化分析、动物回归感染试验等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法确定病原的药敏特性。【结果】分离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落表面光滑、圆形,颜色为白色;有运动性,硫化氢反应、V-P反应阴性,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16S r DNA测序结果与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同源性为99%;回归试验攻毒组与临床病例表现一致;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19种抗菌药敏感,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利福平、万古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头孢他啶、麦迪霉素和痢特灵存在耐药性。【结论】该例草鱼疾病的病原为鲁氏耶尔森菌,在草鱼上为首次报道,生产中可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水产类常用抗菌药进行防治。
张超
关键词:草鱼药敏试验
鲤源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
2025年
为明确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场鲤苗种死亡的病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和cpn60基因检测、系统进化分析、动物回归感染试验对病原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株的药敏特性。结果显示,从患病鲤苗种的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WZ2302),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两端钝圆,整体呈杆状;菌落表面光滑、颜色为浅黄色半透明;有运动性,氧化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过氧化氢酶、吲哚试验呈阳性,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蔗糖、七叶苷、阿拉伯糖、甘露醇、水杨苷;16S rDNA和cpn60基因序列与豚鼠气单胞菌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和98%;回归试验攻毒组与临床病例表现相似。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13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链霉素和麦迪霉素敏感性较差,对青霉素、头孢噻吩、氨苄西林和头孢哌酮存在耐药性。综上,引起重庆市万州区某养殖场鲤鱼苗种死亡的病原菌是豚鼠气单胞菌,可选用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进行防治。
张超吕军
关键词:豚鼠气单胞菌药敏试验
草鱼肌肉出血病的诊疗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2019年4月上旬,某养殖场草鱼苗种出现了以肌肉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死亡,笔者通过现场调查、鱼体剖检、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对该病例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一、现场调查池塘单养,鱼种规格20厘米左右,亩放养量为1000尾左右;pH、氨氮和亚硝酸盐均正常,配有增氧机,排灌水方便。苗种为3月初异地购入,发病前1周连续3天气温骤升,有“倒藻”现象出现;放养后没有用药。
张超
关键词:鱼种规格池塘单养增氧机放养量典型症状出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