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德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侵袭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入选项者均为经病理学证实的侵袭性B-NHL患者,共20例,化疗方案: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Rituximab)375mg/m2,静点(Ⅳ),第一天(d1),环磷酰胺(CTX)750mg/m2,Ⅳ,第三天(d3),表阿霉素(EPI)60mg/m2,Ⅳ,d3,长春新碱(VCR)1.4mg/m2 Ⅳd3(最大2mg),强的松(PDN)60mg/m2口服(po),第三天至第17天(d3~d17),21天为一周期.结果:入组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中位年龄46岁,治疗总周期数77个,平均3.85周期,完全缓解(CR)12例(60%),部分缓解(PR)6例(30%),总有效率(CR+PR)90%,稳定(SD)1例(5%),进展(PD)1例(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发热等.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侵袭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可做为该病的一线治疗方案.
- 林明哲李积德吴密璐李晓琴李瑜英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
- 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VEGF和MVD在乳腺疾病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70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8例,乳腺癌患者42例)术后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和MVD值。结果乳腺癌组VEGF高表达比例和MVD值均较乳腺良性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VEGF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HER2相关,与腋淋巴结、临床分期、ER、PR无关,而MVD仅与肿瘤大小和HER2相关。VEGF高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VEGF低表达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VEGF和MVD对预测乳腺疾病预后有积极意义。
- 武变荣李积德郭振昌骆玉霜沈存芳
- 关键词:乳腺癌VEGFMVD免疫组化染色法
-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VCAM-1和CA15-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观察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浓度的变化,探讨二者水平与临床分期、转移部位的关系,并初步探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与二者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测定15例健康人、30例早期乳癌患者(Ⅰ、Ⅱ)、40例晚期乳癌患者(Ⅲ、Ⅳ)化疗前后sVCAM-1、CA15-3血清水平。结果治疗前,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血清sVCAM-1和CA15-3浓度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血清sVCAM-1和CA15-3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并随着分期渐晚二者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乳腺癌患者各组血清CA15-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检测了12例内脏转移和7例骨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sVCAM-1和CA15-3水平,发现内脏转移组二者水平高于骨转移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乳腺癌患者组血清sVCAM-1和CA15-3水平均较前降低,Ⅰ、Ⅱ组差异无显著性,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转移复发乳腺癌患者下降尤为明显。24例晚期转移患者采用以TA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治疗后19例患者疗效评价为PR+CR,化疗后sVCAM-1和CA15-3水平均下降,差异显著(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sVCAM-1和CA15-3水平与病期早晚及治疗反应相关,与转移部位关系不明显,二者有可能成为评价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血清学疗效的指标。
- 刘艳李积德
- 关键词:SVCAM-1CAL5-3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石红霞李积德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 细胞色素P450与肺癌关系研究进展
- 2010年
- 孟莹孟锐李积德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肺癌相对分子质量血红素蛋白生物体内基因编码
- MMP-2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GFR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胃癌原发灶标本中EGFR和MMP-2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以及EGFR与M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4例胃癌组织中,EGFR和MMP-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3%(20/64)和68.8%(44/64);EGFR的过度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MMP-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亦相关(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且EGFR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EGFR、MMP-2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了解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 仰丽丽李积德高晟
- 关键词:胃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2生物学特征
-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11年
-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肿瘤患者及综合治疗中贫血的发生率很高。在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是目前最活跃的方法之一。然而EPO治疗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 吴付兵王明元王康霞黄雯李积德
- 关键词:肿瘤贫血生活质量促红细胞生成素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吉西他滨125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80mg/m2,分两天静点,21天为一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周期以上。结果全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4例,稳定20例,进展17例,总有效率为40.3%0初治组有效率为42.6%,复治组为25%。全组中位生存期10月,1年生存率为36.1%。ECOG评分增加者占67.7%(42/62)。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29.1%和25.8%,其余毒副反应均轻微,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以耐受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 祁玉娟李积德吴密璐赵君慧姬发祥李瑜瑛李晓琴姜军林明哲迪吉
-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9例患者采用泽菲1.0g/m2静脉点滴,第1、8天及顺铂30mg/m^2静脉点滴,第1~3天化疗,21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9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51.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 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 姜军姬发祥李瑜瑛李晓琴赵君慧李积德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泽菲顺铂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被引量:14
- 2012年
-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常规化疗、节拍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姜彪李积德赵君慧吴密璐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