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鑫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杆菌
  • 3篇病毒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缺陷病
  • 2篇流感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耐药
  • 2篇甲型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感染者
  • 1篇刀豆氨酸
  • 1篇多位点序列分...
  • 1篇新生隐球菌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

机构

  • 6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金鑫
  • 2篇钱雪琴
  • 2篇朱召芹
  • 2篇沈芳
  • 1篇吴文娟
  • 1篇曹敬荣
  • 1篇陈戴红
  • 1篇毛会军
  • 1篇沈定霞
  • 1篇李昕
  • 1篇胡绿荫
  • 1篇高琼
  • 1篇汪邦芳
  • 1篇吴华
  • 1篇刘智勇
  • 1篇沈跃云
  • 1篇薛新颖

传媒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IV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1例
2018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该病原体感染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嗜血分枝杆菌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中的一种慢性生长菌。本文对一例罕见的HIV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一例艾滋病女性患者,表现为长期低热、干咳气促、消瘦和皮下结节,两肺广泛炎症。标本血培养鉴定为NTM感染。后因准备开展药敏试验尝试菌株中性罗氏培养基传代培养,转种多次,始终无法生长。后经血培养,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证实为嗜血分枝杆菌。后续临床采取针对该病原体药物治疗方案,随访病人病情稳定。结论嗜血分枝杆菌为较罕见菌种,且无法在普通中性罗氏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诊断需要依据血培养以及全基因组测序,需要临床诊疗中进行关注。
苏俊金鑫朱召芹
关键词:NTM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泛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控制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房2例防控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经验,探讨收治新发传染病期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泛耐药株交叉感染防控的新思路及有效方法。 方法:制定新发传染病应急预案和...
汪邦芳金鑫吴文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控制
刀豆氨酸-甘氨酸-溴麝香草酚蓝培养基在区分格特隐球菌与新生隐球菌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刀豆氨酸-甘氨酸-溴麝香草酚蓝培养基(CGB培养基)在区分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中的作用。方法将已鉴定并报告为新生隐球菌的219株不重复的保存菌种经复苏后接种至CGB培养基进行筛选。对筛选阳性的菌株以及随机选择筛选阴性的菌株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IGS1、URA5和GPD1基因产物进行测序,与基因库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既往报告为新生隐球菌的219株菌中,有3株在CGB培养基上生长且使菌落周围培养基颜色变为蓝色,筛选为阳性,其余216株在CGB培养基上虽有生长,但培养基颜色无变化;3株显色阳性菌经基因扩增和测序鉴定为格特隐球菌,2株显色阴性菌基因扩增及测序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结论格特隐球菌在CGB培养基上生长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可用于其与新生隐球菌的鉴定。
沈定霞吴华薛新颖曹敬荣刘智勇金鑫匡慧慧沈跃云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培养基
上海地区住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艰难梭菌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上海地区住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中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发生率、临床特征、药敏及分型情况,收集250例住院HIV感染腹泻患者的粪便,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艰难梭菌和一般肠道致病菌分离;用E-Test法测定艰难梭菌对甲硝唑、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的敏感度;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法(MLST)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基因类型及细菌毒素基因tcdA和tcdB。结果共检出29株(11.6%)艰难梭菌,均对甲硝唑、万古霉素敏感,对莫西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1.0%和69.0%。MLST分型共检出12种ST型别(ST-2、-3、-7、-8、-26、-35、-37、-38、-39、-54、-81和-124),其中ST-54(6/29,20.7%)和ST-39(5/29,17.2%)是主要流行亚型;毒素基因tcdA+/tcdB+17株(17/29,58.6%),毒素基因tcdA-/tcdB-12株(12/29,41.4%),未检出毒素基因tcdA-/tcdB+菌株。结果提示,上海地区住院HIV感染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的分离率较高,需严密监控以防暴发流行。
金鑫钱雪琴胡绿荫李昕沈芳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药敏试验多位点序列分型
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常规免疫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沈芳金鑫毛会军高琼陈戴红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一线药物耐药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结核分枝杆菌(MTB)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HIV/MTB双重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HIV合并MTB感染者154例(实验组)和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357例(对照组),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TR)4种一线药物耐药性检测,比较两组患者MTB的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初始及获得性耐药、耐多药率。结果HIV/MTB双重感染组患者总耐药率(44.2%,68/154)、初始耐药率(42.2%,19/45)、初始耐多药率(13.3%,6/45)、STR总耐药率(31.8%,49/154)和初始耐药率(28.9%,13/45)显著高于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33.9%、25.0%、3.8%、22.7%、11.4%)(P均<0.05)。INH、RFP、EMB耐药率与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患者获得性耐药率(39.1%,88/225)和获得性耐多药率(19.1%,43/225)分别高于初始耐药率(25.0%,33/132)和初始耐多药率(3.8%,5/132)(χ~2=16.785、P <0.001;χ~2=7.393、P=0.004)。结论 HIV/MTB感染者分离的MTB对一线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其中STR耐药最为严重,提示临床治疗应重视HIV/MTB双重感染者的结核耐药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郭倩朱召芹钱雪琴金鑫苏俊张腾飞魏剑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