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石性急性肾绞痛门诊诊治状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急性肾绞痛患者的诊疗现状,规范及提高急性肾绞痛的诊治疗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方法收集以急性肾绞痛就诊的患者,以门诊病历为依据,追溯患者的诊治情况及主观感受。结果共收集106份急性肾绞痛病历,就诊例次为214次。仅12.1%的就诊医生在询问病史及查体后,直接给予首次治疗措施。84.6%的患者对疼痛不能尽快有效缓解不满意,尤其对等待检查后再治疗不满意。4.7%的患者给予电解质检查,且100%低钾,并给予补钾;51.4%的治疗中含有抗生素。结论相当多的医生在诊断上相对保守,难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患者电解质检查率偏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偏高。
- 冯宇鹏连学雄李立李峰赵仕佳廖耀军叶向东
- 关键词:急性肾绞痛泌尿系结石抗生素滥用低钾血症
- 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二例
- 2021年
-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例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的资料,从临床表现、血常规、痰涂片、胸部CT、治疗效果方面阐述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的特点与转归。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治疗上停用免疫抑制剂、小剂量激素维持、积极恢复免疫力、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首选伊维菌素是行之有效的。
- 陈荣鑫张磊方佳丽李光辉赖兴强徐海林李立万娇马俊杰陈正
- 关键词:肾移植粪类圆线虫病阿苯达唑
- 同侧胰肾联合移植40例临床经验总结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同侧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40例采用同侧SPK术式的受者进行随访,总结该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9个月,38例受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2例受者术后死于重症肺炎。术后3、6、12和24个月时受者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07、102、107和110 μmol/L,肌酐清除率分别为64、67、64和63 ml/min,空腹血糖分别为4.6、5.1、4.6和5.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4.8%、5.4%、4.9%、5.2%。受者、移植胰腺及移植肾术后1年和2年累积存活率均为92%。术后并发症以内科并发症为主,其中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11例,移植胰腺AR12例,二者同时出现排斥反应6例;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1例,肺部感染14例,泌尿系感染18例,消化道出血10例,腹泻6例,脾静脉血栓2例,移植肾输尿管不全梗阻3例,尿漏1例,以及移植胰功能不全2例。无重大外科并发症,所有外科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满意效果,所有受者无一例切除移植肾或移植胰腺。结论同侧SPK术式的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张磊陈正马俊杰方佳丽李光辉徐璐赖兴强尹威熊韫祎刘路浩李立陈荣鑫张鹏徐海林张滔万娇潘光辉
-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同侧肾功能胰腺功能手术并发症
- 复方川芎胶囊对梗阻性肾病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复方川芎胶囊对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病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观察组予以复方川芎胶囊治疗,对照组常规抗生素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治疗第2天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液MCP-1、KIM-1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性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4天、第30天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液MCP-1、KIM-1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术后第14天、第30在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及尿液MCP-1、KIM-1的水平显著低于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病患者术后应用复方川芎胶囊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肾功能恢复。
- 李峰连学雄叶向东吴文正肖成林赵仕佳李立
- 关键词:复方川芎胶囊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病肾功能
- 116例胰肾联合移植术中输尿管端-端吻合方式的探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总结116例胰肾联合移植术中输尿管处理经验,探讨供肾输尿管与受者输尿管端端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成功完成11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术中均采用供肾输尿管与受者输尿管端端吻合,留置F6输尿管支架管,术后1~3个月拔除。术后追踪观察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和受者自体肾脏变化情况。结果116例受者中5例发生输尿管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尿瘘,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输尿管不全梗阻,均采用输尿管镜逆行腔内治疗,1例治愈,余3例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管。116例中有111例胰肾联合移植供肾的对侧肾行单纯肾移植,对比两种手术的术后输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116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中,共追踪到89例受者的术前和术后自体肾形态变化情况,其中术前有尿者73例,术前无尿者16例,术后共有85例受者出现移植肾同侧的自体肾轻度积液。术前有尿和术前无尿受者术后自体肾积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术后自体肾积水不需要特殊治疗。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中输尿管端端吻合安全有效,可减少手术操作的难度,降低术后并发症,避免发生输尿管梗阻后再次开放手术等。
- 李立陈正马俊杰张磊李光辉方佳丽赖兴强潘光辉石炳毅
-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肾积水
- 同侧胰肾联合移植146例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同侧胰肾联合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的14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受者作为对象,总结同侧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方式受者的结局、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受者随访1~45个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肾功能指标提示,血清肌酐在术后第7天恢复至142.4(108.6,213.4)μmol/L。胰腺功能指标如期下降至参考范围。血淀粉酶在术后7 d内偏高,为160.5(109.3,249.8)U/L,随后下降,尿淀粉酶趋势与血淀粉酶相似,术后第7天为240(121.0,370.0)U/L;糖化血红蛋白术后1个月下降至参考范围内,为5.8%±1.4%,主要内科并发症为感染[肺部感染26.03%(38/146),泌尿系感染26.03%(38/146),腹腔感染4.79%(7/146)]、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5.8%(8/146),移植胰/十二指肠急性排斥反应18.49%(27/146),移植肾合并移植胰急性排斥反应6.85%(10/146)]、消化道出血30.82%(45/146),其中严重出血3.42%(5/146)。主要外科并发症为切口愈合不良,占10.27%(15/146),严重的外科并发症为移植胰动静脉血栓形成,占2.05%(3/146),肠漏占0.68%(1/146)。1、3年人、肾、胰腺生存率均分别为92.5%、91.5%、89.0%,死亡删除的移植肾1、3年生存率为均为99.3%,死亡删除的胰腺1、3年生存率均为95.0%。结论严格供受者器官功能的评估,积极预防、诊断和处理内外科并发症,同侧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式具有手术操作更简单、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等优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方佳丽郭予和马俊杰李光辉张磊徐璐尹威赖兴强张异蕊刘路浩熊韫祎李立陈荣鑫张滔张鹏徐海林万娇吴佳林潘光辉陈正石炳毅
- 关键词:胰腺移植肾移植肾功能胰腺功能
- 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1年内新发糖尿病(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PTDM)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93例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Non-PTDM组和PTDM组,统计PTDM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93例术前无糖尿病的肾移植患者中,术后1年内发生PTDM 36例,发生率为12.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 1.055,95%C/1.014-1.098,P=0.009)、体质量指数(OR 1.231,95%Cl 1.084~1.39,P=0.001),原发病为多囊肾(OR 1.508,95%Cl 1.006-2.262,P=0.047)、餐后2 h血糖(OR 1.186,95%CI 1.04-1.53,P=0.011),糖化血红蛋白(OR 1.732,95%CI 1.075-3.428,P=0.015),餐后1 hC肽(OR 0.869,95%Cl 0.804-0.939,P=0.001)等因素是肾移植术后1年内发生PT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高龄、肥胖、原发病为多囊肾、高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餐后1 h C肽水平偏低等因素均可增加发生PTDM的风险。
- 赖兴强张磊方佳丽李光辉李立徐海林陈荣鑫马俊杰陈正
- 关键词:肾移植
- mTOR抑制剂在肾移植免疫抑制维持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而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是移植物和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关键。目前,肾移植术后维持治疗的常用方案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和类固醇的联合使用,其中,超过90%的肾移植患者术后接受含CNI的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1]。尽管CNI对减少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提高移植物存活率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们是异体移植物丢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肾移植后10年的异体移植物活检中普遍存在CNI肾毒性[2]。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抑制剂被证实为良好的免疫抑制剂,能保护肾功能、降低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生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
- 黎奕志李立陈正
- 关键词:肿瘤发生率终末期肾脏病免疫抑制治疗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霉酚酸
- MMP-9与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6例肾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自愿参加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MMP-9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MMP-9与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VEGF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和VEGF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细胞癌的生物学指标。
- 赵仕佳叶向东肖磊连学雄冯宇鹏李峰李立
- 关键词:MMP-9VEGF肾细胞癌
- 血清CXCL5水平与原发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外科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XCL5)水平与原发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外科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一时间来本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XCL5水平。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随访,记录患者复发率,并分析CXCL5对患者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中有25例(48.08%)复发;观察组术前血清CXCL5水平(878.9±249.8)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4.9±79.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34,P〈0.05)。不同肿瘤直径、数目、肿瘤分期及分级的患者血清CXCL5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肿瘤数量及分级与肿瘤复发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肿瘤直径≥5cm、肿瘤分期T3与肿瘤复发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XCL5诊断膀胱癌患者复发的临界值为798.85pg/mL,其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85.19%。【结论】血清CXCL5水平可初步判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判断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赵仕佳叶向东肖成林连学雄李峰李立吴文正
- 关键词:趋化因子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