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超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本院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R组在麻醉诱导后对患者右下肢实施3周期5 min 缺血/5 min 再灌注处理,C 组不进行该处理。分别于术前(T0)、体外循环(CPB)后2 h (T1)、6 h(T2)、24 h(T3)、48 h(T4)、72 h(T5)6个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浆嗜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肌酐(SCr)浓度。记录比较患者术后拔管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血浆 NAGL、Cys C在T2、T3、T4时升高,SCr 在 T4时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与C组相比,R组血浆 NAGL、Cys C 浓度在 T2、T3、T4、T5时较低,SCr 在 T4、T5时较低,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降低、拔管时间和 ICU停留时间缩短,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急性肾损伤。
- 李艳超王先学潘道波周爱国邓恢伟孟哲贤张雄飞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急性病
- 9号小针引导25G脊麻针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索9号小针引导25 G(0.5 mm)脊麻针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择期单胎足月剖宫产产妇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R、H组(n=100)。R组常规于L3~4间隙正中入路行硬膜外和腰麻联合麻醉,术毕硬膜外术后镇痛。H组使用9号小针引导25 G(0.5 mm)脊麻针于L3~4间隙正中入路行单次腰麻,术毕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2组间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麻醉前(T1)、麻醉后2 min(T2)及手术后(T3)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24 h及72 h背痛率,从穿刺疼痛、术中疼痛及术后疼痛等方面评价患者满意率。结果 2组间产妇年龄、孕周、体质量、麻醉平面、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与T1相比,T2时患者血压下降(P〈0.05);与R组相比,H组麻醉操作时间降低(6.5±2.2 min vs15.8±3.5 min,P〈0.05),术后背痛率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增高(99%vs 91%,P〈0.05)。结论 9号小针引导25 G(0.5 mm)脊麻针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推广。
- 孟哲贤李艳超潘道波
- 关键词:小针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