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岩 作品数:9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分布特点,同时对其药敏试验进行研究。结果检出病原菌1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60.80%),革兰阳性菌45株(36.00%),4株真菌(3.20%)。革兰阴性菌中分布占前三位的病原菌类型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0.00%)、大肠埃希菌(17.60%)、铜绿假单胞菌(8.00%),革兰阳性菌中分布占前三位的病原菌类型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60%)、肺炎链球菌(12.00%)、屎肠球菌(4.80%),真菌为白色念珠菌(3.20%)。患者主要革兰阴性菌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时,主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7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患者主要革兰阳性菌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吡肟、替考拉宁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各病原菌对不同药物表现出了差异性敏感性,在临床工作中可结合其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性用药,由此避免新耐药株的形成,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 任明 吕岩 代云峰 张一馨 武悦关键词:糖尿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该研究于2014年1月—2017年10月选取该院MRSA临床收集分离株78株,收集其患者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MRSA阳性21 d治愈出院率为47.4%,显著高于MRSA阴性组(χ~2=26.265,P<0.05),MRSA阳性30天住院病死率为42.3%,显著高于MRSA阴性组(χ~2=26.265,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治疗药物和预后情况是影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且95%CI下限值>1)。结论为预防和治疗MARS感染和传播提供临床信息支持,对防治MARS风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赵雪松 吕岩 张建坤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行病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见习带教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见习带教中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37名为实验组,另选取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32名为对照组,分别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见习生理论考核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以及见习生自我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见习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操作成绩(细菌接种、微生物鉴定、药敏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见习生在对提高操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强化理论知识点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将虚拟实验和理论知识相互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思考能力。 任明 赵雪松 邓佳宾 吕岩 刘欣宇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 见习 带教 微生物学 虚拟仿真实验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实验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37名为实验组,另选取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32名为对照组,分别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两组见习生实验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见习生的实验理论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41、11.417,P<0.001);实验组见习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5,P<0.001)。结论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弥补医学检验技术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的成绩,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传统的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值得广泛推广。 任明 赵雪松 邓佳宾 吕岩 刘欣宇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 微生物学 教学模式 RBP、CysC及A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linding protein,RBP)、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及尿白蛋白肌酐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水平三者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8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DN组,同时选择在本院治疗的5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DM组。使用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检测患者的血清RBP、CysC及尿ACR水平。结果DN组患者血清RBP、CysC及尿ACR水平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DN组及DM组患者RBP、CysC及ACR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以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切点。结果显示,血清RBP、CysC及尿ACR水平的诊断最佳切点分别为2.9 mg/L、1.8 mg/L及86.2 mg/g,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出现肾损伤时,血清RBP、CysC及尿ACR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任明 吕岩 代云峰 张一馨 武悦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白蛋白肌酐比 糖尿病肾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方法。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标本185例,采用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鉴定,提取DNA后采用PCR方法扩增白色念珠菌25S r DNA基因内含子区和特征性重复序列(RPS)对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采用25S r DNA引物扩增后的产物分别为450 bp、840 bp及450和840 bp,分别代表基因型A、B、C;185例样本菌株中,51.9%为A型,29.2%为B型,18.9%为C型;采用根据ALT重复序列RPS设计引物扩增后的产物可将基因型A、B、C分为10个亚组,A型中24例为A2,50例为A3,12例为A2/3,8例为A3/4。54例B型中,15例为B2,7例为B3,25例为B2/3,7例为B3/4。35例C型中25例为C2,10例为C2/3。结论利用25S r DNA和ALT重复序列RPS设计引物扩增产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样本中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具有快速、简捷、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赵雪松 吕岩 张斌关键词:糖尿病 白色念珠菌 分离株 基因分型 PBL教学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上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PBL教学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齐齐哈尔医学院2013—2015学年中检验专业大三的学生86名,分为两组,其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PBL教学方法,而对照组采用的是以板书、PPT演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两组的评判标准,也将对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成绩要对照组的成绩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37,P<0.05)。且对于观察组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于该方法满意度很高。结论 PBL教学方法要优于以板书、PPT演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教学方法值得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吕岩 赵雪松 单微关键词:PBL教学方法 临床血液学检验 传统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多媒体技术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来自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级和2012级的应届检验专业本科生78名,按不同教学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两组的评判标准以考核成绩和调查问卷的满意度为主。结果观察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58,P<0.05)。两组调查问卷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15,P<0.01)。结论多媒体技术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中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值得在教学中广泛采用。 赵雪松 吕岩 单微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临床血液学检验 传统教学法 老年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病学及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检验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集老年患者临床样本分离MRSA菌株30株,分别进行药敏鉴定试验,建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并检测染色体7个管家基因,测序结果与MLST数据库网站已有序列比对,进行聚类分析,统计克隆系及ST菌株亲缘关系发育树,并分析MLST耐药性影响因素。结果 MRSA菌株分2大集群A和B,A群由USA100和USA800型组成,B群由USA300和USA700型菌株组成;所有分离菌株均为耐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菌株;10株耐药菌对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μg/m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VL阳性与万古霉素MIC增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数据表明老年患者MRSA分离株均为耐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菌,针对老年患者临床用药时,需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防控。 赵雪松 吕岩 张斌 任明 单微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杀白细胞毒素 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