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丰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输液三通管在预防输液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改良输液三通管在预防输液并发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采用三通管行输液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连接三通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三通管连接改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输液期间护理质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通管输液过程中,改良输液三通管连接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满足患者输液期间对护理的需求,提高输液护理质控效果,可见改良固定输液三通管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谢小华冯玉玲郭永锋袁津
- 关键词:输液并发症护理质量控制
- 前庭神经元炎与后循环缺血导致眩晕鉴别中视频头脉冲试验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应用于前庭神经元炎、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鉴别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前庭神经元炎、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VHIT鉴别,分析三组正常侧、病变侧的前庭-眼动反射(VOR)增益值,并比较增益值不对称值、补偿性扫视阳性率。结果:与正常侧对比,观察一组患者病变侧的VOR增益值明显较低,且补偿性扫视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二组患者病变侧的VOR增益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变侧的补偿性扫视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侧(P<0.05);与观察二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一组的各方位VOR增益值显著下降(P<0.05),且补偿性扫视阳性率、增益值不对称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VHIT方式鉴别前庭神经元炎、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鉴别前庭神经元炎时阳性检出率较高。
- 郭荣盛施辉东兰希琛冯玉玲邱永青
- 关键词:眩晕前庭神经元炎后循环缺血
- 四步训练嗓音矫治对声带良性病变患者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声带良性病变患者采用四步训练嗓音矫治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39例,四步训练嗓音矫治干预)与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嗓音障碍程度[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30)]、频闪喉镜相关指标、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指标及发音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VHI-30(生理、情感、功能)评分降低(P<0.05),干预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组患者声门闭合程度、声带边缘对称性、声带黏膜波、声带振动周期规律性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组患者最长发声时间(MPT)较对照组更长(P<0.05),平均气流率(MFR)更低(P<0.05);干预组患者发音功能总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步训练嗓音矫治应用于声带良性病变患者中,能够改善嗓音障碍程度、频闪喉镜相关指标、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指标,改善发音功能。
- 冯玉玲郭荣盛叶小平
- 关键词:声带良性病变嗓音障碍发音功能
- 自制可调式床褥架在VSD术后的运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制可调式床褥架在VSD术后的使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60例VSD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自制可调式床褥架,对照组采用常规床褥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VSD手术后给予患者自制可调式床褥架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 黄际红张小信冯玉玲
-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我院进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模式,持续至患者出院。对比2组术后疼痛、管道意外事件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术后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管道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减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意外事件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冯玉玲
- 关键词: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
- 觉知压力对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心理复原力的中介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觉知压力对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及心理复原力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在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觉知压力量表(PSS)、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PTGI评分与PSS、CD-RISC评分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心理复原力在觉知压力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共发放191份问卷,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97.38%。186例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创伤后成长评分为(52.14±6.99)分,觉知压力评分为(17.37±3.57)分,心理复原力评分为(56.17±9.82)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创伤后成长与觉知压力呈负相关(r=-0.651,P<0.05),与心理复原力呈正相关(r=0.555,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觉知压力负向影响心理复原力、创伤后成长(β值为-1.623,-1.275,P<0.05);觉知压力、心理复原力共同对创伤后成长有预测作用(P<0.05),可解释46.3%的变异度。心理复原力在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觉知压力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303[95%CI(-0.455,-0.170)],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8%。结论:觉知压力会直接影响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创伤后成长水平,也能通过心理复原力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
- 王秋香黄晓聪冯玉玲
- 关键词:脑卒中创伤后成长心理复原力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