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鼠视网膜下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2)后视网膜组织的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小鼠视网膜下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2)寡聚体(OAβ1-42)后视网膜组织的变化.方法 实验研究.120只8周龄C57BL/6N小鼠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双蒸水组和OAβ(1-42)组,分别在视网膜下腔注射双蒸水和浓度为0.312 5mmol/L的OAβ(1-42).注射后于不同时间点对实验眼进行观察,包括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成像、视网膜电图检查、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神经视网膜铺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铺片老化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视网膜组织中老化相关因子的免疫印迹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注射后1周时实验组小鼠眼底照相可见视网膜组织萎缩伴自发荧光增强;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显示a波振幅均值下降为(39.94±7.75)μV[对照组(225.27±28.94)μV,t=12.45,P<0.001],b波振幅均值下降为(185.55±4.62)μV[对照组(873.78±43.80)μV,t=27.06, P<0.001];HE染色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色素分布紊乱,视网膜厚度显著变薄(t=75.13,P<0.001);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老化标志物表达明显增高;以上表现持续到注射后8周.同时分子生物学检测提示,注射后1周时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组织老化相关因子较对照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OAβ(1-42)在小鼠视网膜下聚集后可导致视网膜组织老化,使其视觉功能下降,该表现与AMD临床表现类似.
- 刘超启孙哲曹立宁王方
- 关键词:肽碎片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小鼠
- β-胡萝卜素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中的应用及风险
- 2015年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以不可逆性的中心视力下降或丧失为特征的黄斑区视网膜退行性病变。β-胡萝卜素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干性AMD。然而,研究发现过多摄入β-胡萝卜素会增加吸烟者肺癌的患病风险和死亡率。因此,研究者尝试用叶黄素及玉米黄质替代β-胡萝卜素,期望其抗氧化作用对AMD的治疗有所帮助,目前研究中观察到了其可降低AMD危险性的现象,但其机制尚不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雒旭王方
- 关键词:Β-胡萝卜素
- 全身相关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
- 2015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过程缓慢,作用因素多,除血糖变化以外,还有血压、心血管等诸多方面变化.控制血压、血糖可防止、延缓DR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因子有降血压作用,还能延缓DR发展;脂质代谢异常与黄斑硬性渗出、视力丧失有关;吸烟对DR的作用是双向的;妊娠与DR有关,若在怀孕前及怀孕期间血糖控制良好,对DR不会有长期影响;遗传学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DR的发病机制.
- 王默王方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自噬及其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老年人首要致盲眼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干性AMD占85% ~ 90%,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自噬是指细胞中需要降解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等成分被包裹,并最终运送到溶酶体降解的过程,是清除细胞内受损蛋白及细胞器的主要途径,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多项研究显示自噬失调与AMD目前所知的主要发病机制,即氧化应激、炎症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代谢障碍密切相关,为从自噬方面探索AMD治疗方案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 章尧冯乐王方
- 关键词:自噬视网膜色素上皮
- 围手术期血压波动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与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进行PDR玻璃体切除手术(PPV)的68例(68只眼)患者,监测围手术期中的空腹血糖值(FPG)、血脂和24 h动态血压,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两组围手术期中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 68例患者1年中的平均随访次数是(9.28±0.76)次。7例(7只眼,10.3%)发生术后早期再出血,平均再出血时间是(34.85±0.85)d;其中血压波动比、收缩压和收缩压波动比是术后再出血的三个重要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0.075,1.345和2.034,P<0.05)。结论 PDR患者进行PPV术后再出血的全身危险因素中,收缩压值和波动变化是一个重要指标。
- 孙哲廖昕谢春蕾高新蕊汪浩王方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再出血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