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哲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波动
  • 1篇眼内
  • 1篇再出血
  • 1篇色素上皮
  • 1篇上皮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色素
  • 1篇视网膜色素上...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再出血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肽碎片
  • 1篇网膜
  • 1篇网膜色素上皮
  • 1篇小鼠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孙哲
  • 2篇王方
  • 1篇刘超启
  • 1篇高新蕊
  • 1篇汪浩
  • 1篇曹立宁
  • 1篇谢春蕾
  • 1篇廖昕

传媒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鼠视网膜下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2)后视网膜组织的变化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小鼠视网膜下注射淀粉样蛋白β(1-42)寡聚体(OAβ1-42)后视网膜组织的变化.方法 实验研究.120只8周龄C57BL/6N小鼠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双蒸水组和OAβ(1-42)组,分别在视网膜下腔注射双蒸水和浓度为0.312 5mmol/L的OAβ(1-42).注射后于不同时间点对实验眼进行观察,包括眼底照相及自发荧光成像、视网膜电图检查、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神经视网膜铺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铺片老化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视网膜组织中老化相关因子的免疫印迹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注射后1周时实验组小鼠眼底照相可见视网膜组织萎缩伴自发荧光增强;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显示a波振幅均值下降为(39.94±7.75)μV[对照组(225.27±28.94)μV,t=12.45,P<0.001],b波振幅均值下降为(185.55±4.62)μV[对照组(873.78±43.80)μV,t=27.06, P<0.001];HE染色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色素分布紊乱,视网膜厚度显著变薄(t=75.13,P<0.001);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老化标志物表达明显增高;以上表现持续到注射后8周.同时分子生物学检测提示,注射后1周时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组织老化相关因子较对照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OAβ(1-42)在小鼠视网膜下聚集后可导致视网膜组织老化,使其视觉功能下降,该表现与AMD临床表现类似.
刘超启孙哲曹立宁王方
关键词:肽碎片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小鼠
围手术期血压波动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的关系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与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进行PDR玻璃体切除手术(PPV)的68例(68只眼)患者,监测围手术期中的空腹血糖值(FPG)、血脂和24 h动态血压,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两组围手术期中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 68例患者1年中的平均随访次数是(9.28±0.76)次。7例(7只眼,10.3%)发生术后早期再出血,平均再出血时间是(34.85±0.85)d;其中血压波动比、收缩压和收缩压波动比是术后再出血的三个重要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0.075,1.345和2.034,P<0.05)。结论 PDR患者进行PPV术后再出血的全身危险因素中,收缩压值和波动变化是一个重要指标。
孙哲廖昕谢春蕾高新蕊汪浩王方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再出血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