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伟欣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检查
  • 1篇血管痉挛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底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能谱CT
  • 1篇脾静脉
  • 1篇平台骨折
  • 1篇曲张
  • 1篇胫骨

机构

  • 4篇常州市武进中...

作者

  • 4篇林伟欣
  • 1篇赵宏祥
  • 1篇周金锋
  • 1篇王江
  • 1篇邢菲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进行X线平片以及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最大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以及表面遮盖等)来进行诊断分型,然后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在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平片以及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后,其中X线平片分型准确率占85.48%,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分型准确的占100%。结论: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术前分型时,具有较高的分型准确率,对于之后的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林伟欣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于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就诊的113例颅内动脉瘤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痉挛组(n=18)和非痉挛组(n=95),分析CTA检查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瘤体直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年龄≥60岁、血流速度增加、瘤体直径增大均是CTA检查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年龄≥60岁、血流速度增加、瘤体直径增大均是CTA检查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早发现、早预防。
林伟欣赵宏祥叶潇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痉挛
探讨核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并研究核磁共振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将核磁共振检查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核磁共振检查出现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软组织损伤和椎体损伤等诊断正确率与临床病理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诊断率与临床病理诊断相比,通过统计学软件所得数据可以看出,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率较高。结论:对于脊柱损伤患者核磁共振影像能准确显示患者组织病变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周金锋林伟欣
关键词:核磁共振脊柱损伤影像学
运用能谱CT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关系
2025年
目的:运用能谱CT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胃镜检查及能谱CT对于腹部进行三期扫描。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成Ⅰ度、Ⅱ度、Ⅲ度,与能谱CT检查测量的脾静脉宽度进行比较。结果:参照胃镜检查三种静脉曲张能谱CT增强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单纯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准确率92.68%;单纯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准确率91.6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准确率94.29%。两组检查方法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能谱CT检查测量的93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宽度值,得出三组之间脾静脉的宽度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脾静脉宽度的增加静脉曲张程度亦越严重。结论: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可以通过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进行评价,亦可间接地评估门静脉压力高低。
王江邢菲林伟欣
关键词:能谱CT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静脉门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