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江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128层螺旋...
  • 1篇低剂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性
  • 1篇医疗损害鉴定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造影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异物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底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7篇常州市武进中...
  • 1篇司法鉴定科学...

作者

  • 7篇王江
  • 2篇赵林芬
  • 2篇陈孝生
  • 2篇邢菲
  • 1篇沈志军
  • 1篇林伟欣
  • 1篇李可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在我院行常规剂量肺部CT扫描发现孤立性肺结节患者36例,半年后行肺部低剂量CT复查。对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扫描图像在结节灶检出率、边缘轮廓、内部结构显示及受检者辐射剂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3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两次扫描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差异,CT值、SNR无差异;低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值略高于常规剂量扫描,常规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高于低剂量CT扫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MSCT扫描和重建技术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同时大幅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在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复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孝生许绍奇王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
《法医医疗损害鉴定欧洲指南》简介被引量:1
2017年
医疗损害案件中当事人提出法律诉讼目前已成为难以避免的状况,医疗损害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已成为当事人的重要选择。医疗诉讼涉及新技术的临床运用、医生自主权的丧失和防御性医疗的发展而变得复杂[1-3]。医疗损害是指患者或者其代理人与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在形成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就医疗行为需要实施的诊疗措施、预期结果及对各方权利义务认知产生分歧,并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诉求的民事案件。医疗损害属医患纠纷的主要形式,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是否侵权及是否存在侵权责任的争议。
刘兢晟董大安王江
关键词:法医学
CTP参数特征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T血管造影鉴别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梗死灶和半影区中的价值,以建立结合CT参数的诺模图来预测梗死灶并进行多角度评估。方法对10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CTP为参照,将患者分为非梗死区组和梗死区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梗死灶相关的预测因子,建立诺模图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分别评价模型的预测有效性、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独立预测因素:碘浓度(OR:0.022,95%CI:0.003-0.170,P<0.001)、高血压(OR:7.179,95%CI:1.766-29.186,P=0.006)、甘油三酯(OR:0.255,95%CI:0.109-0.594,P=0.006)。诺模图的AUC-ROC为0.913。结论CT参数,尤其是碘密度值能有效区分AIS患者的梗死区和半影区。基于碘密度值的诺模图显示出很强的预测力、区分性和临床实用性,可以准确地预测AIS患者的梗塞核心。
邢菲王江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卒中
基于CT征象的复杂性阑尾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比较复杂性阑尾炎(CA)与非复杂性阑尾炎(UCA)的9种CT征象,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方法:收集40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93例为CA组,310例为UCA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9种CT征象。以7∶3比例将403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83例)与验证集(120例)。以训练集中CA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绘制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价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在原始数据集采用Bootstrap法行内部验证,验证集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腔内粪石、阑尾周围积液、腔内不连续气体及阑尾周围渗出是CA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0、4.01、5.06和5.97。以上述4个变量构建CA预测模型,AUC为0.88(95%CI 0.64~0.97),校准曲线拟合优度较好(P>0.05)。模型内部验证计算得出AUC为0.88(95%CI 0.84~0.91)。模型外部验证计算得出AUC为0.88(95%CI 0.71~0.96),校准曲线拟合优度较好(P>0.05)。结论:基于CT征象建立的预测模型诊断CA具有较高价值。
赵林芬汤萍李可陈孝生王江
关键词:复杂性阑尾炎
128层螺旋CT对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24例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I))、透明成像(Reysum)、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CT仿真内窥镜(CTVE)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各组方法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24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气管支气管17例,其中左支气管5例,右支气管12例,7例正常。结论128层螺旋CT扫描机器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并发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1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气道检查方法。
王江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图像处理
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资料行128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其中肠道肿瘤15例、肠套叠5例、粘连性肠梗阻5裂、肠道炎性病变5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肠管内粪石梗阻3例、腹股沟疝2例、肠扭转1例、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结论:128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图像对肠道病变显示直观、准确,对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等效果显著,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沈志军赵林芬王江
关键词:肠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128层螺旋CT
运用能谱CT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关系
2025年
目的:运用能谱CT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胃镜检查及能谱CT对于腹部进行三期扫描。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成Ⅰ度、Ⅱ度、Ⅲ度,与能谱CT检查测量的脾静脉宽度进行比较。结果:参照胃镜检查三种静脉曲张能谱CT增强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单纯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准确率92.68%;单纯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准确率91.6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准确率94.29%。两组检查方法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能谱CT检查测量的93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宽度值,得出三组之间脾静脉的宽度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脾静脉宽度的增加静脉曲张程度亦越严重。结论: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可以通过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进行评价,亦可间接地评估门静脉压力高低。
王江邢菲林伟欣
关键词:能谱CT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静脉门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