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贤 作品数:14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靖江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外科理念,加速康复组患者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就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早期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治疗满意度,手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加速康复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加速康复组手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速康复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期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刘鹏 李靖锋 张焱辉 朱志贤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ER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靖江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资料显示的干预手段将患者分为ERAS组和常规对照组,各49例。均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常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措施,ERAS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ERAS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术后3 d)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对照组(P<0.05),ERA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术后3d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实施ERAS方案有助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术后机体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 张焱辉 李靖锋 张蛟 朱志贤 奚惠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炎性反应 留置肛管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腹腔镜TME术中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留置肛管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8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nCRT后行腹腔镜TME,将术后留置肛管的46例患者作为留置组,将34例术后未留置肛管的患者作为传统组。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肛门功能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分化程度、吻合口漏分级等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组显著缩短(P<0.05)。留置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严重程度较传统组轻,且吻合口漏的总发生率(4.3%vs.23.5%)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vs.17.6%)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意、感觉功能、控制能力、排便时间及排便次数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留置组患者各项肛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nCRT后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TME术后留置肛管可有效减轻术后吻合口漏的严重程度,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肛门功能,值得推广用。 张焱辉 张蛟 朱志贤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留置肛管 吻合口漏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和NKG2D、SO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自然杀伤细胞2D(natural killer cell group 2D,NKG2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记录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治疗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时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离心收集血清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0、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NKG2D、SOD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患者血中分化簇3(CD3~+)、分化簇4(CD4~+)、分化簇8(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水平,计算CD4~+/CD8~+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中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中IgA、IgG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中CD3~+、CD4~+、NK、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中NKG2D、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案,采用腹腔镜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并降低NKG2D、SOD水平。 张焱辉 李靖锋 朱志贤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传统手术 低位直肠癌 横断疝囊对直径>5 cm斜疝疝囊TAPP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分析横断疝囊对直径>5 cm斜疝疝囊经腹腹膜前腹股沟(TAPP)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采用横断疝囊的TAPP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完全剥离疝囊的TAPP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术后血清肿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APP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少/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13.73%(P<0.05);两组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1 d,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血清肿患者与未发生血清肿患者的年龄、BMI、手术时间、补片类型、术前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类患者的疝囊处理方式、病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是TAPP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疝囊处理方式为横断疝囊是TAPP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横断疝囊的TAPP疝修补术治疗直径>5 cm斜疝疝囊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病程≥5年是TAPP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疝囊处理方式为横断疝囊是TAPP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保护因素,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病程采取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张焱辉 张蛟 朱志贤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术中出血量 老年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研究组(n=26)和对照组(n=94)。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胃癌根治术病人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3.570,95%CI1.150~9.875)、低白蛋白血症(OR=3.003,95%CI2.851~4.623)、胃肠减压(OR=7.538,95%CI3.101~18.203)、围术期输血(OR=6.813,95%CI5.323~8.303)、伤口疼痛(OR=3.417,95%CI1.546~7.537)、吸烟史(OR=3.662,95%CI1.680~7.992)是老年胃癌根治术病人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胃癌根治术病人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高龄、低白蛋白血症、胃肠减压、围术期输血、伤口疼痛、吸烟史,建议针对上述因素加强干预措施。 朱志贤 李靖锋 唐俊 张焱辉 刘鹏 张蛟关键词:胃癌根治术 老年人 肺部感染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应激、免疫变化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0 2018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应激、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7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常规开腹行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4、7 d应激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的差异,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选择术后1 d应激指标,绘制WBC、CRP、IL-6预测术后并发症的ROC曲线。结果两组术后1 d WBC、CRP、IL-6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5);随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术后1、4 d WBC、CRP、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 d两组各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CD4^+、CD4^+/CD8^+呈降低趋势,CD8^+呈增高趋势,观察组术后4、7 d 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vs 31.58%,P<0.05);WBC、CRP、IL-6预测术后并发症曲线下面积分别0.876、0.761、0.718。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其术后应激、免疫抑制较轻,并发症风险较低。术后应激炎性指标对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作用,其降低可能是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的影响因素之一。 张焱辉 李靖锋 唐俊 刘鹏 朱志贤关键词:应激 免疫 并发症 大承气汤联合丙胺酰-谷氨酰胺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联合丙胺酰-谷氨酰胺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大承气汤联合丙胺酰-谷氨酰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健康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部不适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器官衰竭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7 d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丙胺酰-谷氨酰胺用于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清相关指标,并促进疾病康复。 鞠燕鹏 张静华 朱志贤关键词:大承气汤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清指标 二胺氧化酶 术后异常消化道大出血三例报道 2010年 唐俊 朱志贤关键词:术后 大出血 CT检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顽固性腹水的诊治(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发生顽固性腹水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至今为856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LC术后4例发生顽固性腹水,1例经限制钠摄入、保肝、营养支持、利尿、多次抽放腹水等综合治疗后腹水消失;3例再次手术探查,其中1例未见明显异常,放置腹腔引流管,经限制钠摄入、保肝、营养支持、利尿、多次抽放腹水等综合治疗,腹水消失;1例证实为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管瘘;1例合并卵巢癌,经卵巢癌根治切除、化疗后,患者腹水消退。结论:LC术后发生顽固性腹水的原因主要与CO2气腹、使用高频电刀、手术牵拉及合并肝炎、肝硬化等原发疾病有关,其他少见原因有异常淋巴管瘘、合并恶性肿瘤等。避免术后发生顽固性腹水,主要是术前做好充分检查,有效减少腹腔镜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尽可能降低气腹压力,压力应缓慢升高及解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分离胆囊三角时避免使用高频电刀,减少术中牵拉等。 朱志贤 唐俊 李靖锋 刘钊关键词:腹水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