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菁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营养风险指数对急诊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营养风险指数(GNRI)对急诊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航空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并发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的单纯重症肺炎患者50例和普通肺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根据重症肺炎并发心衰患者28 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n=28)和存活组(n=58)。评估比较重症肺炎并发心衰组、单纯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的营养风险指数(GNRI),收集重症肺炎并发心衰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ROC分析GNRI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重症肺炎并发心衰组GNRI评分明显低于单纯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年龄、红细胞比容、血浆白蛋白、APACHEⅡ评分、GNRI评分、呼吸机使用等指标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红细胞比容、血浆白蛋白、APACHEⅡ评分、GNRI评分均为重症肺炎并发心衰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采用ROC曲线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GNRI评分对预测患者死亡发生的敏感度为82.80%,特异度为67.90%,截断值为94.26分,约登指数为0.507,曲线下面积0.804(95%CI:0.704,0.905,P<0.001)。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心衰患者存在较大的营养风险,GNRI评分能有效评价患者营养状态,对预测患者28 d内死亡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夏文菁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心力衰竭
- 急诊PCI术后患者N-proBNP变化及其同预后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急诊PCI术后患者N-proBNP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84例,按ACS治疗分为6组:PCI且UA组;非PCI且UA组;PCI且NSTEMI组;非PCI且STEMI组;PCI且STEMI组;非PCI且STEMI组。依次测量入院时、入院后24 h7、d的N-proBNP水平。结果:STEMI组和NSTEMI组血浆N-proBNP水平高于UA组。无论是否行PCI术,患者入院后24 h的N-proBNP显著增高;7 d时N-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行PCI者入院后24 h和7 d的N-proBNP水平与同时期未行PCI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90 d内发生猝死、有症状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第7 d N-proBNP水平,与未发生心脏相应事件的患者的N-proBNP水平相比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N-proBN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ACS类型相关,PCI介入治疗可以使血浆中N-proBNP水平下降,N-proBNP可作为判断ACS患者预后的指标。
- 于汶温静霞夏文菁任凤学
- 83例急诊科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83例急诊科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以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航空总医院急诊科的83位肺部感染老年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67.46%)患者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相比较正常参考值升高,69例(83.1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上升,74例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89.16%),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和中性粒细胞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73.49%)合并其他疾病。同时单一抗生素整体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差。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早期症状易忽视,并且常合并其他疾病。C-反应蛋白、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肺部影像学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老年人肺部感染。早发现早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预后疗效。
- 夏文菁闫中峰
- 关键词:急诊科肺部感染预后分析
-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纤颤27例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27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在原有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3.125mg,2次/d开始,每2周剂量增加1倍,直至目标剂量达12.5mg,2次/d,或最大耐受量,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功能、血压、心率,并且均进行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6min步行试验(6mWT),评价药物疗效。结果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心功能好转,血压、心室率降低,6min步行距离增加,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5)。结论长期服用卡维地洛可使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运动耐量提高。
- 夏文菁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房纤颤卡维地洛
- 基于预后营养指数构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模型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NI)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作用,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为患者预后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5例和预后不良组4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因素与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COX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根据COX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结果:两组在年龄、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PNI指数、呼吸机使用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总蛋白及PNI指数与患者住院死亡率呈负相关(P<0.05),年龄、呼吸机使用率与患者住院死亡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PNI指数、呼吸机使用率均为影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C-index为0.785(95%CI:0.654~0.857)。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预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效能较好,可提高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发生的准确性,其中PNI是一项较有价值的分析预后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夏文菁
-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预后列线图
- 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乳酸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乳酸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于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SAP患者68例,在患者入院后的第1、4、7天及好转后转出或死亡前分别对患者血清CRP含量、PCT浓度和乳酸水平进行检测评估APACHE-Ⅱ分值,并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分析法检测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清CRP、PCT和乳酸水平。结果存活组中,与第1天相比,第4天和第7天及转出前患者的血清CRP水平、PCT浓度、乳酸含量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在死亡组中,与第1天相比,第4天和第7天及转出前患者的血清CRP水平、PCT浓度、乳酸含量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性增加(P<0.05)。与同时期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PCT浓度、乳酸含量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性增加(P<0.05)。此外,血清CRP浓度、PCT水平和乳酸含量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13,r=0.726,r=0.652,P<0.05)。结论随着SAP患者的病情发展,血清CRP含量、PCT水平、乳酸浓度以及APACHE-Ⅱ评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表明动态监测SAP患者血清CRP含量、PCT水平、乳酸浓度以及APACHE-Ⅱ评分的改变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方向以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最终减少AP患者的死亡率。
- 夏文菁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重症急性胰腺炎
- STEMI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成功行PCI的42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入院时血清Gal-3水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Gal-3与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及MACEs的相关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三者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三者预测效能。结果: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TC、HDL-C、NT-proBNP、cTnI、LVEF和血清Gal-3水平均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LDL-C、LAD、LVEDD、LVESD、LVEDV、LVESV、LVM均低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均P<0.05),血清Gal-3水平和UA、NT-proBNP呈正相关关系,与Cr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Gal-3水平预测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及MACE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95%CI:0.865~0.948)、0.756(95%CI:0.699~0.814),对应截断值分别为8.960、7.630,特异度分别为86.2%、80.4%,敏感度分别为85.0%、68.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Gal-3>9.293 ng/mL是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经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血清Gal-3是患者MACEs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Gal-3水平升高与患者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及术后MACEs发生高风险有关,有望成为预测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及MACEs发生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 夏文菁闫中峰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心血管事件
- 血气分析对发作性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在急诊内科发作性意识障碍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内科的发作性意识障碍患者140例,于发病2h内完善血气分析,分析比较血清乳酸、阴离子间隙(AG)、碳酸氢盐在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与非痫性发作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GTCS患者血清乳酸及AG水平显著高于复杂部分性发作、晕厥、心因性非痫性发作、非痫性发作患者(P<0.05),碳酸氢盐水平低于其他类型发作性意识障碍患者(P<0.05)。乳酸、AG和碳酸氢盐鉴别诊断GTCS与非痫性发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 0.785-0.935)、0.778(95%CI 0.693-0.864)、0.740(95%CI 0.633-0.848);敏感度分别为80.5%、75.6%、66.3%,特异度分别为80.2%、69.8%、65.6%。结论血清乳酸、AG、碳酸氢盐可作为GTCS与非痫性发作的早期鉴别诊断工具,其中血清乳酸诊断效能最高。
- 闫中峰夏文菁李红尹吉东
- 关键词:乳酸阴离子间隙碳酸氢盐诊断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