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雷公藤多苷与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症84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2例,均给予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泼尼松取常规剂量,观察组控制为小剂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97.62%(41/42)与对照组95.24%(4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比较,ALB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4.52±2.85)、(33.85±3.15)g/L,T-Ch两组分别为(4.45±1.05)、(4.26±1.08)mmol/L,24 h尿蛋白两组分别为(1.28±0.32)、(1.30±0.45)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4.76%(2/42)低于对照组19.05%(8/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取常规剂量泼尼松与小剂量泼尼松分别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均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但小剂量泼尼松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徐小华首云锋
-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雷公藤多苷泼尼松疗效
- 抑制PKM2介导的糖酵解在蛇葡萄素抗乳腺癌增殖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蛇葡萄素是存在于植物藤茶中含量非常高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主要探讨抑制Akt-mTOR/PKM2介导的糖酵解在蛇葡萄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蛇葡萄素(20、40、60和80μmol/L)分别处理MDA-MB-231、MCF-7人乳腺癌细胞24h后,CCK-8检测乳腺癌细胞活力,2-NBDG法检测细胞糖摄取能力,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蛋白的表达。结果蛇葡萄素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P<0.05),且随着蛇葡萄素处理剂量的增加,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增强(P<0.05),提示蛇葡萄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蛇葡萄素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乳腺癌细胞的糖摄取能力(P<0.05),并显著减少乳腺癌细胞乳酸生成(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蛇葡萄素在显著下调Akt-mTOR信号通路中p-Akt、p-mTOR、p-p70S6K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同时下调与糖酵解相关分子GLUTI、LDHA、PKM2的蛋白表达水平。预先给予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剂IGF-1,以上作用均可被显著削弱。结论蛇葡萄素可抑制乳腺癌增殖,该作用与其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糖酵解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蛇葡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 周永郑金英徐小华金小玲
- 关键词:蛇葡萄素糖酵解M2型丙酮酸激酶
- 抑制PKM2介导的糖酵解在蛇葡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目的 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是药食两用植物藤茶中含量极高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其食用的安全性已得到公认,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AMP 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但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主要探讨...
- 周永郑金英徐小华金小玲
- 关键词:蛇葡萄素乳腺癌细胞糖酵解M2型丙酮酸激酶
- 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早期溶栓治疗+美托洛尔+普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溶栓治疗+美托洛尔+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转归率;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再发梗死率;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QRS积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再发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QRS积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QRS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可降低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再发梗死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首云锋徐小华陈万
- 关键词:美托洛尔辛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
- 血尿酸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测定左心室功能、动脉僵硬度,探讨高尿酸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及左心室功能与动脉僵硬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其中不合并冠心病及高尿酸血症25例(对照组),仅有冠心病45例(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42例(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检测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左心室功能指标及股脉搏波速度(c-f PWV)、校正心率后反射波增强指数(AIx@75)等反映患者动脉僵硬度指标。结果冠心病合并高尿酸组c-f PWV[(8.89±1.68)cm.s-1]显著高于对照组[(6.65±1.05)cm.s-1]及单纯冠心病组[(7.42±1.39)cm.s-1](P=0.016)。冠心病合并高尿酸组AIx@75(27.36±9.28)显著高于对照组(17.20±10.24)及单纯冠心病组(24.16±12.54)(P=0.024)。相关性分析显示AIx@75与LVEF呈正相关(r=0.227,P=0.025)。结论合并高尿酸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及单纯冠心病组相比动脉僵硬度更差;动脉僵硬度与左室功能不全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 首云锋张志坚徐小华
- 关键词:冠心病尿酸动脉僵硬度
- 依那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将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使用于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评价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所纳入治疗的70例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实验资料,分组方法参考患者的治疗用药不同,依那普利用于参照组(n=35),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实验组(n=35),观察及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率、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尿蛋白定量数值、血肌酐数值、尿素氮数值。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相关数据,P<0.05,表现出数值之间对比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尿蛋白定量数值、血肌酐数值、尿素氮数值对比实验组患者相关数据,P<0.05,表现出数值之间对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呈现较优的临床疗效,体现重要应用价值及意义。
- 徐小华首云锋
- 关键词: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肾性高血压
- 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炎性因子指标;干预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联合治疗组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肾炎性因子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肾炎性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液流变学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血液流变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 徐小华首云锋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二甲双胍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
-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指标、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指标、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肠外营养组(43例)和肠内营养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首次排便时间、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了解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利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的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更高,C反应蛋白水平更低(P<0.05)。与肠外营养组比较,肠内营养组首次排便时间更短、出院时BMI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均较高,治疗后肠内营养组VAS评分较肠外营养组更低(P<0.05)。肠外营养组焦虑亚量表(HADS-A)评分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VAS评分与HADS总分呈正相关(P<0.05);VAS评分是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能更好地维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轻疼痛程度。
- 李建军郑金英徐小华周永郑婧
- 关键词:肠外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疼痛焦虑抑郁
- PPARγ激活在蛇葡萄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激活在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AMP(20、40、60、80μmol/L)分别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24 h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AMP对PPARγ的激活作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一样,AMP剂量依赖性地增强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同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MP在显著上调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PTEN、活化Caspase-3表达的同时下调Bcl-2蛋白及Bcl-2/Bax比值;激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AMP可显著增强Caspase-3激酶活性,以上作用均可被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显著削弱。结论AMP可能是PPARγ的天然激动剂,其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 周永郑金英金小玲徐小华冉莉张乾勇朱俊东糜漫天
- 关键词:蛇葡萄素乳腺肿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细胞增殖
- 贝尼地平、贝那普利联合用于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评价高血压肾病患者予贝尼地平联合贝那普利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临床数据分析,根据药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三组,其中A组(n=30)予贝尼地平治疗、B组(n=30)予贝那普利治疗、C组...
- 徐小华陈万首云锋
- 关键词:贝尼地平贝那普利高血压肾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