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永娟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4篇产前
  • 4篇产前诊断
  • 2篇羊水
  • 2篇胎儿
  • 2篇染色体核型
  • 2篇染色体核型分...
  • 2篇核型
  • 2篇核型分析
  • 2篇穿刺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羊膜
  • 1篇羊膜腔
  • 1篇羊膜腔穿刺
  • 1篇羊水穿刺
  • 1篇羊水染色体
  • 1篇羊水细胞

机构

  • 5篇盐城市妇幼保...
  • 1篇苏州大学
  • 1篇盐城卫生职业...

作者

  • 5篇郑建丽
  • 5篇管永娟
  • 4篇陆海燕
  • 4篇杨芳芳
  • 2篇李敏
  • 1篇施阳宁
  • 1篇茅彩萍
  • 1篇王凤
  • 1篇张晔
  • 1篇周云
  • 1篇陆晶晶
  • 1篇施宁
  • 1篇姚水生
  • 1篇董晶晶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孕中期产前筛查与羊水染色体产前诊断结果与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产前筛查与羊水染色体检查产前诊断的结果,从而提高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准确率,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方法对孕15-19+6周孕妇静脉采血3ml,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测定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E3(u E3)浓度,进行产前筛查,对检查结果显示高危的孕妇采取羊水穿刺,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5178例接受唐氏征筛查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356人,占6.9%(356/5178)。其中21-三体高风险330例,筛查阳性率6.4%(330/5178);18-三体高风险3例,筛查阳性率0.06%(3/5178);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3例,筛查阳性率0.4%(23/5178)。301例阳性病例自愿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B超或待分娩后进行随访,确诊4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经B超检出胎儿脐膨出1例,阳性确诊率为1.12%(4/356);而低危组中有1例确诊为21-三体,假阴性率为0.02%(1/4822)。高危、低危病例两组间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妊娠妇女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在优生优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陆海燕郑建丽陆晶晶施宁姚水生管永娟杨芳芳许孟军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
母源性平衡易位致胎儿7q22-qter部分三体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孕妇 26岁,G2P1,平素体健,表型无明显异常。第一胎孕早期流产后妇科检查未见异常,优生八项以及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夫妇为非近亲结婚,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否认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现孕21^+5W,因唐氏筛查高危(1/109)来我院行产前诊断。
郑建丽陆海燕管永娟李敏董晶晶杨芳芳许孟军周云
关键词:平衡易位三体胎儿内分泌检查近亲结婚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在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至2013年收集中孕期单胎孕妇854例,孕周12-24w,检测的指征为高龄、唐氏征筛查高风险、有不良妊娠史、孕期B超提示胎儿异常等。检测方法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胎儿游离DNA,PCR扩增后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出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如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检测高风险者行羊水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结果 854例母血胎儿游离DNA检测结果中,共检出14例染色体异常,异常风险率1.64%,其中21-三体8例、18-三体4例、45,X 1例、47,XXY 1例,另检出染色体多态46,XY,Yqh-1例,上述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一致。此外,测序结果显示47,XXX 1例,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结论孕中期无创性母血胎儿游离DNA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是一种准确可靠的产前检测方法,但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无创性产前检测方面存在假阳性,还需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以提高检测效果。
陆海燕郑建丽杨芳芳许孟军管永娟周云张晔季叶霞王凤施阳宁
关键词:无创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游离DNA
盐城地区1179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及羊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对1179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于孕中晚期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细胞培养和制片,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分析相关数据,术后随访。结果穿刺成功的1179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并进行核型分析的为1159例,培养成功率为98.30%。染色体分析异常核型22例(22/1159=1.90%),多态核型37例(37/1159=3.19%),总检出率5.09%(59/1159=5.09%)。在产前诊断指征中,血清筛查阳性组孕妇异常核型11例,检出率1.66%(11/664),多态核型14例,总检出率3.77%(25/664),其中21-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1例,性染色体异常5例;高龄组孕妇异常核型7例,检出率1.58%(7/444),多态核型20例,总检出率6.08%,其中21-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1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曾育染色体异常儿组孕妇18例,检出异常核型2例,其中1例是易位型21-三体,多态核型1例,总检出率占16.67%;夫妇单方染色体异常5例,检出异常核型3例,检出率60.00%;有不良妊娠分娩史的孕妇37例,检出异常核型2例,多态核型1例,总检出率8.11%。发生胎死宫内1例,占0.08%(1/1179)。结论血清筛查阳性、高龄、曾育染色体异常儿、夫妻单方染色体异常、有不良妊娠分娩史者均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相对安全,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目前安全有效的诊断胎儿染色体的方法。
郑建丽陆海燕许孟军杨芳芳茅彩萍管永娟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于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的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于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的77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检测, 对部分疑似存在嵌合者进行FISH检测。结果在775份羊水标本中, 核型分析共发现嵌合体13例, 检出率为1.5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嵌合、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和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嵌合者分别为4例、3例、4例和2例。13例核型分析发现的嵌合体中, CMA检测仅发现了6例。3例经FISH验证的孕妇中, 2例与核型及CMA结果一致, 并且明确为低比例嵌合;1例与核型分析的结果一致, 但CMA检测未见异常。8例嵌合体孕妇选择终止妊娠(性染色体嵌合5例, 常染色体嵌合3例)。结论对于产前诊断疑似存在染色体嵌合的病例, 应联合应用CMA、FISH与G显带核型技术准确判读嵌合类型和比例, 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郑建丽安宁李敏许孟军管永娟刘建兵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嵌合体产前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