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起搏器预防和终止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依照植入起搏器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腔起搏植入治疗,实验组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验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个月起搏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参数水平、有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起搏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水平,对预防和终止慢性心律失常具有积极作用。
- 余阳杨洪涛卢清玉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慢性心律失常心功能疗效
- 运动员分支型室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男,24岁,因"反复发作心悸,加重1h"入院。入院后第一份心电图(图1)示宽QRS波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度150ms,频率140bpm,患者当时测血压正常,无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宽QRS波心动过速持续约10余分钟后自行转变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图2)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300ms)、左后分支阻滞(QRS波群宽度104ms,
- 杨洪涛余阳卢清玉
- 关键词:室速
- 临床病例评析——关节炎发热噬血细胞综合征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索RA合并发热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领.方法 对1例62岁,出现发热的女性RA患者进行详尽的临床诊治分析.结果 经过骨髓穿刺涂片发现噬血细胞,实验室检查铁蛋白显著升高(74 299 ng/ml),血红蛋白(最低67 g/L)和血小板下降(最低33×109/L),纤维蛋白原减低(1.07 g/L),血清可溶性CD25 (sCD25)升高,人巨细胞病毒(CMV)DNA阳性、CMV-PP65抗原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活性减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发现脾大和肺部炎症,经激素、依托泊苷、环孢素、抗CMV病毒治疗,患者未再发热,铁蛋白显著下降,血小板正常,最后确定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结论 RA患者出现发热要考虑到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可能性.
- 杨洪涛赵金霞姚中强刘湘源林明贵王昭
- 关键词:发热
-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宽QRS波心动过速1例
- 2018年
- 患者男,22岁,因发作性心悸2h入院。患者本人诉既往体健,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入院后心电图(图1A)示R-R间期相等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率218bpm,当时测血压100/60mmHg,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头晕、黑矇、晕厥、胸闷、胸痛等症状,结合患者年龄、心动过速发作时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病史,考虑室上速(SVT)伴室内差传可能性大,予异搏定10mg静脉推注,推完即刻患者心动过速终止,转为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图2)示Ⅲ、aVF导联异常Q波。
- 杨洪涛李梅余阳
- 关键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宽QRS波心动过速
-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逆重构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并评价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脏逆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5例心肌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给予药物控制治疗,观察组(n=33)给予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LA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室间隔厚度(IVS),同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LAD、LVEDD、LVEF、LVPW、IVS、LA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肌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逆重构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安全性高于常规药物治疗。
- 余阳杨洪涛卢清玉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