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国柱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地铁
  • 2篇地铁车辆
  • 2篇墙板
  • 2篇立柱
  • 2篇分块
  • 1篇诱导式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 1篇铁路
  • 1篇铁路客车
  • 1篇撞击力
  • 1篇吸能
  • 1篇模块化
  • 1篇建模方法
  • 1篇轨道车
  • 1篇轨道车辆
  • 1篇PRO/E
  • 1篇PRO/EN...
  • 1篇尺寸
  • 1篇尺寸控制

机构

  • 4篇中国北车唐山...

作者

  • 4篇丁国柱
  • 2篇黄少东
  • 2篇王立夫
  • 2篇黄军军
  • 2篇杨艳群
  • 2篇凌立彬
  • 1篇刘晋
  • 1篇刘宇
  • 1篇刘娟娟
  • 1篇冯亮
  • 1篇李东锋
  • 1篇罗超

传媒

  • 1篇铁道机车车辆
  • 1篇CAD/CA...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轨道车辆模块化诱导式吸能单元梁的设计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列车撞击时吸能结构吸收能量产生塑性变形而被破坏,修护十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开发了一种模块化的诱导式吸能结构,考虑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内部吸能单元梁,设计了不同方案形式的吸能单元梁,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式分析了不同方案单元梁的塑性变形过程,得到了其力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吸能单元梁的壁厚直接决定其吸收能量的多少,梯形结构的单元梁能吸收较多的能量;相同壁厚和结构形式的单元梁其诱导孔的数量和形式不会影响其对能量的吸收;采用优化的诱导结构可以帮助吸能单元梁产生有序的塑性变形,降低撞击力并缓和其波动幅度。
刘晋罗超冯亮丁国柱刘娟娟
关键词:塑性变形撞击力
地铁车辆车体侧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车体侧墙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侧墙下部型材、侧墙窗下型材、侧墙窗间型材及侧墙窗上型材组装并焊接在一起,得到长侧墙板;对所述长侧墙板进行切割,得到若干分块侧墙板;在各分块侧墙板的两侧分别焊接门立柱,得到...
杨艳群王立夫丁国柱黄少东黄军军凌立彬唐衡郴
文献传递
地铁车辆车体侧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车体侧墙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侧墙下部型材、侧墙窗下型材、侧墙窗间型材及侧墙窗上型材组装并焊接在一起,得到长侧墙板;对所述长侧墙板进行切割,得到若干分块侧墙板;在各分块侧墙板的两侧分别焊接门立柱,得到...
杨艳群王立夫丁国柱黄少东黄军军凌立彬唐衡郴
文献传递
Pro/ENGINEER Excel分析对模型参数化的控制
2012年
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Pro/ENGINEER Excel分析模块对模型进行参数化控制的思路及方法。以铁路客车侧墙窗口排布及尺寸控制为例·进行实例演示,并与其他方法比较优越性,对深入研究Pro/ENGINEER的行为建模方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刘宇丁国柱李东锋
关键词:PRO/ENGINEEREXCEL尺寸控制铁路客车建模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