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荣绍远

作品数:33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骨折
  • 11篇内固定
  • 9篇复位
  • 7篇手术
  • 7篇钢板
  • 6篇远端
  • 5篇远端骨折
  • 5篇椎体
  • 5篇桡骨远端
  • 5篇微创
  • 5篇股骨
  • 5篇固定术
  • 5篇关节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切开
  • 4篇切开复位
  • 4篇胫骨
  • 4篇内固定治疗
  • 3篇生理曲度
  • 3篇疼痛

机构

  • 30篇北京市昌平区...
  • 6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积水潭医院

作者

  • 31篇荣绍远
  • 18篇王现海
  • 8篇李建华
  • 7篇甘琨生
  • 6篇李春洪
  • 5篇胡民
  • 5篇颜景涛
  • 4篇李英慧
  • 4篇于涛
  • 4篇马俊
  • 3篇姬洪全
  • 3篇黄波
  • 3篇刘佳超
  • 2篇孙林
  • 2篇黄野
  • 2篇罗颖
  • 1篇杨明辉
  • 1篇刘宇鹏
  • 1篇田耘
  • 1篇常万绅

传媒

  • 4篇首都医药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后路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早期后路手术用于治疗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术前行X线、MRI以及CT检查,并以早期后路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30例患者神经功能为I~Ⅱ级,患者临床评分明显改善,一次骨融合率为97.2%(35/36);并发症发生率为13.7%。结论对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早期后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甘琨生荣绍远王现海孙林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
不同内固定方案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不同内固定方案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8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3个月的尺偏角与掌倾角。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尺偏角为(15.5±4.3)°、掌倾角为(8.2±2.5)°,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尺偏角为(12.2±3.8)°、掌倾角为(6.5±2.2)°;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尺偏角与掌倾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适于推广。
蒋广达刘佳超李晓斐王现海荣绍远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包括轨道、复位臂、空心螺钉套筒和加长空心螺钉;轨道上带有长度刻度;复位臂连接轨道和加长空心螺钉套筒,加长空心螺钉套设在空心螺钉套筒内,加长空心螺钉远端设计为螺旋刀片或螺...
马俊李春洪 何磊于涛李英慧荣绍远李建华
文献传递
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甲床与甲板的生长来源及组织学特征,探讨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综合评价术后手指功能情况。方法通过考证甲床与甲板的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总结我院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临床应用第一足趾断层甲床游离移植治疗外伤性甲床缺损15例20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移植甲床全部成活,甲板生长平整无明显畸形,对指端软组织保护、防止指腹软组织向背侧旋转作用明显,同时保留甲板对手指的修饰作用。结论断层甲床游离移植符合甲床与甲体生长及生发规律,甲板外形良好,尽可能的保留了甲板基本功能,手术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李春洪荣绍远胡民常万绅
关键词:甲床甲板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包括轨道、复位臂、空心螺钉套筒和加长空心螺钉;轨道上带有长度刻度;复位臂连接轨道和加长空心螺钉套筒,加长空心螺钉套设在空心螺钉套筒内,加长空心螺钉远端设计为螺旋刀片...
马俊李春洪何磊于涛李英慧荣绍远李建华
文献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高分子夹板固定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0年
目的对比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高分子夹板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高分子夹板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应用高分子夹板固定,分别记录术后的掌倾角和尺偏角。结果手术组和高分子夹板组相对比,手术组和高分子夹板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手术组的掌倾角和尺偏角与高分子夹板组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恢复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更能使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高分子夹板治疗花费少,更加方便。在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对手部功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案。
荣绍远罗棕元王现海蒋广达石亚雄任杰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包括轨道、复位臂、空心螺钉套筒和加长空心螺钉;轨道上带有长度刻度;复位臂连接轨道和加长空心螺钉套筒,加长空心螺钉套设在空心螺钉套筒内,加长空心螺钉远端设计为螺旋刀片或螺...
马俊李春洪何磊于涛李英慧荣绍远李建华
有限内固定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早期功能恢复.方法 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辅助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12例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男10例,女2例;...
颜景涛荣绍远王现海何磊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外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机器人导航辅助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辅助髓芯减压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23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机器人导航辅助髓芯减压治疗;对术后6周、3个月及半年Harris评分及术后影像学评估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在机器人导航下完成髓芯减压;手术平均时间为20min;平均透视时间为10;s。经6周~6个月随访;86.96%患者效果满意。结论 机器人导航辅助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过程更简便、直观;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同时显著减少了术中射线的辐射。
颜景涛荣绍远王现海刘宇鹏
关键词:机器人导航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Gamma钉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9例,53例患者以PFNA钉治疗,另46例患者以Gamma钉治疗。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Gamma组,PF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Gamma组,P均<0.05;二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钉与Gamma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方法可靠、疗效显著,虽均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靠方法,但PFNA固定创伤小、出血量更少,同时并发症较少,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是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法。
甘琨生荣绍远王现海孙林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GAMMA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