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作品数:4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制备疫苗用W135/Y群脑膜炎球菌菌种的免疫原性及遗传稳定性观察 2010年 目的 为保证生产四价流脑(A、C、W135、Y群)结合疫苗质量一致性和可控性,对分离自国内的W135、Y群脑膜炎球菌CMCC(B)29037株和CMCC(B)29028株进行免疫原性及遗传稳定性观察.方法 将W135/Y群脑膜炎球菌工作种子批菌种分别连续传代至30代,并收获3、5、10、15、20、25及30代次菌液,对各代次菌进行免疫原性、抗原性、生化反应、毒性、毒力测定,并将30代次菌发酵培养后提取荚膜多糖进行质量分析.结果 CMCC(B)29037株和CMCC(B)29028株工作种子批菌种诱导小鼠产生总IgG抗体分别为1∶1114和1∶2229,杀菌抗体水平与IgG抗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管凝集效价均达到1∶320,生化检定两菌株均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不发酵果糖、蔗糖、甘露醇和乳糖;两菌株的LD50均>109,30代次内各代次菌的免疫原性、抗原性、生化反应和毒性均无差异.30代次菌液脑腔毒性测定显示均无病理改变,用第30代次菌生产的W135/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各项检定指标均合格.结论 分离自国内的CMCC(B)29037株和CMCC(B)29028株为脑膜炎球菌W135/Y群菌株,免疫原性、抗原性好,生化反应合格、安全性良好,连续传至30代次仍保持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30代次菌纯化的W135/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质量符合质控要求,可以用作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生产株. 刘钰 刘梅影 王义萍 陈敬 张燕斌 王平 王雪薇 林海涛 焦小玲 李冶珊 焦梦关键词:血清学试验 生化反应 荚膜多糖 B群链球菌42KD蛋白提取及免疫学效果初步探讨 2008年 目的寻求一种以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菌体免疫原性蛋白为基础的疫苗。方法以一步层析法从GBSⅢ型菌32325株中获得42KD菌体蛋白,以42KD蛋白不同剂量和针次免疫NIH成年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抗体滴度。选择最佳免疫条件免疫小鼠,然后腹腔攻击GBSⅢ型32325菌株,观察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保护效果。结果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2.33×10^3,等电点为6.6,并初步鉴定为糖蛋白且为分泌性蛋白质。不同剂量免疫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相应IgG抗体,其效价最高可达1:24576,说明42KD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试验组成年小鼠的免疫保护指数为100,乳鼠的免疫保护指数为40。结论42KD蛋白对成年小鼠和乳鼠均诱导保护免疫。不同剂量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免疫剂量与血清IgG抗体应答水平呈正相关;小鼠血清IgG抗体滴度与保护力正相关。 王平 李向明 王建华关键词:B群链球菌 结合疫苗 免疫 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活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优化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活化工艺,为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多糖衍化率和游离多糖含量为指标,按照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不同的pH值、活化时间和活化剂加量对多糖进行活化后,与破伤风类毒素(TT)偶联,并经Sepharose4FF层析纯化后,对多糖-TT结合物进行各项生化检定、免疫原性检测及稳定性观察,确定最佳活化工艺,并对优化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以多糖衍化率为指标,可确定pH值和活化剂加量二因素对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的活化有显著影响(P<0.05),而以游离多糖为指标时,无法确定三因素对多糖的活化有显著影响(P>0.05),结合各项指标检测及稳定性观察结果 ,确定多糖活化最佳工艺为:在pH12条件下,向每mg多糖中加入等量活化剂,反应10min。采用优化的多糖活化工艺制备3批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TT结合物,各项指标均符合多糖结合疫苗的常规质控标准。结论优化的多糖活化工艺可制备出游离多糖含量低、免疫原性高的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结果具有重复性。 刘梅影 陈敬 刘钰 李冶珊 林海涛 张燕斌 王平 王雪薇 焦小玲 王义萍关键词:活化 免疫原性 伤寒、副伤寒甲沙门菌毒性和抗原性的稳定性 2009年 目的观察伤寒Vi多糖结合疫苗生产用菌株伤寒沙门菌CMCC50098株和副伤寒甲沙门菌CMCC50073株毒性和抗原性的稳定性。方法将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分别连续传代至30代,取3、5、10、15、20、25、30代次菌,进行小鼠毒性试验,免疫家兔制备血清,进行抗原性试验。结果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30代,毒性均未改变,抗原性均未下降,血清凝集效价均达到1∶12800。结论CMCC50098和CMCC50073菌株连续传代至30代,毒性及抗原性均稳定。 刘钰 刘梅影 吕世泽 张学峰 王平 张达伦 林云 王建华关键词:伤寒沙门菌 毒性 抗原性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