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切除
  • 6篇手术
  • 6篇切除术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4篇术后
  • 3篇胆囊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抗生素
  • 3篇抗生素应用
  • 3篇老年
  • 3篇腹腔镜胆囊
  • 3篇腹腔镜胆囊切...
  • 3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胃大部
  • 2篇胃大部切除
  • 2篇结石

机构

  • 14篇南通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陈骁
  • 6篇钱锦华
  • 4篇许海周
  • 2篇张小燕
  • 1篇白剑峰
  • 1篇耿良元
  • 1篇郭毅
  • 1篇吴坚
  • 1篇赵新磊
  • 1篇陆俊杰
  • 1篇沈霞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8例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左、右下肢患者分别为27例和16例,双下肢患者为15例,共73条肢体。结果:58例患者73条患肢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顺行激光治疗49条,逆行8条,顺逆结合16条。单个患肢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手术时间(69. 32±17. 47) min。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静脉曲张症状均消失,下肢酸胀肿痛感消失或缓解,足靴区溃疡均愈合,色素沉着、湿疹等症状均减轻,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耗时短、切口少、恢复快,兼具微创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许海周陈骁张小燕沈霞
关键词:腔内激光治疗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2016年
胰腺作为腹膜后位器官,暴露困难,周围解剖关系较为复杂,传统的开腹手术常需较大切口,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目前腹腔镜技术在很多领域已趋于成熟,其适应证也随之不断扩大和延伸.随着医学治疗理念的多元化和微创化,普外科医生纷纷将微创的视角扩展到胰腺这一高难度领域,并取得了进展.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由于无需消化道重建,成为腹腔镜胰腺手术开展较多的类型. 但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大的风险, 且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术者学习曲线相对较长,故在国内还未作为常规手术开展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病例报道开始增多,各家研究机构和医疗中心在积累一定的病例后开始对其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open distal pacreatectomy,ODP)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本研究就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许海周陈骁孙甫兰
关键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脾脏切除保脾手术脾血管胰体尾保留脾脏
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36例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及手术区域感染情况。结果 36例手术患者1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术后形成腹腔残余脓肿,1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重视病原学检查及依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可以提高抗生素使用效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陈骁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老年人抗生素
ERCC1分析在原发性肝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将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作为靶标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研究。方法选择18例HCC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6例HCC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切除标本ERCC1基因进行测定,根据不同ERCC1表达水平制定治疗方案,并在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转移或复发,死亡情况和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有12例ERCC1高水平表达,6例低水平表达。高水平表达患者应用卡培他滨结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低水平表达患者使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较治疗前水平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或转移病例仅为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患者生存时间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ERCC1表达水平分析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个性化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许海周钱锦华陈骁孙甫兰赵新磊陆俊杰张小燕
关键词:ERCC1原发性肝癌个性化治疗
中老年胆总管结石切开一期缝合32例疗效分析
1999年
胆总管结石切开一期缝合32例中,>60岁22例(68.8%)。胆总管直径<1cm行横向间断缝合,直径>1.2cm在纵向间断缝合基础上辅以Lembert缝合加强。术后发生胆瘘2例,平均住院11天,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8个月~8年,再发结石仅1例。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仔细探查,彻底清除结石,严密缝合,可使术后并发症明显下降,该术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骁郭毅吴坚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胆结石外科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初期阶段的手术适应症。方法 成功实施LC 12 0例 ,中转开腹 6例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LC初期阶段存在以开腹直视下三维立体视觉转为二维平面视觉的不适应 ,加之手术经验少 ,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术中谨慎操作 。
陈骁孙甫兰钱井华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亦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处理较棘手。正确地诊断和治疗PGS,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避免盲目再手术。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诊治PGS14例,现总结如下。
孙甫兰陈骁钱锦华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胃瘫综合征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保守治疗9例
2005年
孙甫兰陈骁钱锦华
关键词: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保守治疗纤维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液体潴留
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
2004年
孙甫兰陈骁钱锦华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脐单切口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单切口与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为91例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采用经脐单切口阑尾拖出法,47例采用传统三孔法施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美观程度、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中转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切口组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美观度评分高,单孔法切口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脐单切口阑尾拖出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简单、美观,费用低。
陈骁耿良元白剑峰
关键词:单切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