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弘

作品数:40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化科学
  • 9篇文学
  • 7篇艺术
  • 5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记忆
  • 6篇照片
  • 6篇历史记忆
  • 6篇老照片
  • 4篇英语
  • 4篇弥尔顿
  • 4篇教士
  • 4篇传教
  • 4篇传教士
  • 3篇学者
  • 3篇中西文化交流
  • 3篇文化交流
  • 3篇海外汉学
  • 3篇汉学
  • 2篇信仰
  • 2篇语言
  • 2篇语言文化
  • 2篇摄影
  • 2篇清末
  • 2篇中世纪

机构

  • 39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39篇沈弘
  • 1篇邢锋萍
  • 1篇马庆凯
  • 1篇张煜

传媒

  • 23篇文化艺术研究
  • 3篇国际学术动态
  • 3篇中世纪与文艺...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浙江档案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国际汉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或许我可以将你比作春日?”——对莎士比亚第18首十四行诗的重新解读被引量:15
2007年
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英诗名作,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译者都把作品中的春天这一主要意象误读成了夏天。本文作者认为,正确解读此诗的钥匙在于对英语语言史和英国诗歌传统的了解,因为在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当中“summer”一词可兼指春夏。莎士比亚在第18首十四行诗中巧妙地采纳了“summer”这个词的古意来刻意营造春天的意象,其手法含蓄而又不失典雅,堪称一绝。
沈弘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春天夏天
试论杭州城市文化的“根”与“魂”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20世纪初德国记者艾格纳和美国收藏家弗利尔这两位外国人在杭州拍摄的一系列老照片,以追溯西湖景区一些历史景点的真实原貌,进而对杭州政府部门如何保护和发扬本地历史文化遗产这一重要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同时也对当地园林部门在重修和恢复历史景点时应当如何传承杭州建筑元素和确保杭州城市文化的"根"和"魂"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沈弘
费佩德在华摄影活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二十世纪初,有不少在华的西方人用照相机为工具,拍摄和记录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原之江大学校长费佩德就是这样的一位摄影爱好者。费佩德所拍摄中国老照片的题材十分广泛,但大致可分为下面这三个方面:一是在他长期生活和工作过的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照片;二是1917年他与另外两名热爱摄影的朋友西德尼.甘博和希尔考特.阿瑟考察川北与西藏边界风土人情的照片;三是1920年美国驻华公使特地邀请他专程考察了中国水上生活的照片。本文以存世的一千多张费佩德老照片为主线,梳理他在中国长达几十年的摄影活动对于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真实形象,以及对于后人重新找回历史记忆的努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沈弘
关键词:老照片历史记忆
试论弥尔顿的姊妹诗与中世纪辩论诗传统
2016年
弥尔顿的《愉悦者》和《冥思者》是他在青年时期的诗歌杰作。这两首诗中的叙述者分别代表了"欢乐"和"忧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俩之间的互相攻击和辩驳使人联想到中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辩论诗传统。《猫头鹰与夜莺》这首中世纪辩论诗无论在内容或诗歌的叙述风格上都跟弥尔顿的上述姊妹诗比较相似。对于它们之间相似性的分析表明,中世纪的辩论诗传统对于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创作仍具有很大的影响。
沈弘
关键词:弥尔顿
迄今被人们所忽视的英语西湖风景诗
2012年
杭州西湖的人文底蕴不仅在于风景名胜的历史悠久,也包括各个历史时期文人骚客们写景状物、叙事咏史和抒情寓怀的大量诗歌作品。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林升的《题临安邸》等经典的诗歌作品脍炙人口,千古传唱,对于西湖的名胜古迹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自从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以来,也曾有过众多外国人来过杭州,他们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西湖风景诗歌作品。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用外语创作的优美诗歌作品迄今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介绍和分析由1915年来杭州蜜月旅行的美国女诗人吉利兰和1925年在杭州度蜜月的一对美国新婚夫妇——马尔智和饶道立等人写下的十首西湖风景诗。在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出自外国人之手的优秀诗歌作品原本也属于西湖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们理应成为向世界推荐杭州西湖的最佳媒介之一。
沈弘
芭芭拉·勒瓦尔斯基,弥尔顿研究领域的不朽传奇
2019年
2018年8月,我作为哈佛燕京学社的访问学者再次来到哈佛时,有一天在校园里偶遇了英语系的一位退休教授约瑟夫·哈里斯。八年前我曾在英语系旁听过他关于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的研究生讨论班课程。
沈弘
关键词:哈佛燕京学社弥尔顿英语系访问学者
乔叟何以被誉为“英语诗歌之父”?被引量:4
2009年
乔叟之前,不乏知名的古英语诗人,为什么德莱顿却将乔叟誉为"英语诗歌之父",并被其后的英国诗人和文学史家广泛接受?本文试图从英语语言史和诗歌传统的角度追溯英语诗歌的早期发展历史,并且通过对英语诗歌形式和体裁演变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提出仅从现代英语诗歌形式的发轫和传承这个特定角度的考察,乔叟就无愧于"英语诗歌之父"这一称号。
沈弘
论慕雅德对于保存杭州历史记忆的贡献被引量:2
2010年
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慕雅德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在华传教生涯中勤于笔耕,相当翔实地记录下了自己在华的传教经历,其中包括他于1865年首次来杭州时的最初印象和所见所闻。除此之外,他还采用了一些杭州的老照片作为其书中的插图。这些拍摄于19世纪80年代中期的照片属于目前已知时间较早的一批杭州老照片。这些照片所表现的西湖景色跟现在的场景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它们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恢复和保存有关杭州的历史记忆,并且可以对目前杭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
沈弘
关键词:老照片历史记忆
从谭卫道看近代法兰西博物学知识的形成被引量:4
2021年
法国遣使会传教士谭卫道在华的三次田野科考对近代法国博物学知识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自然科学史研究学界对谭卫道的传教士背景较少谈及或避之不谈,而天主教教内史研究忽视了谭卫道博物学考察的科学意义。本文把谭卫道的传教士背景和博物学考察活动结合起来,梳理了谭卫道在华考察活动及传译中西博物学知识的始末,探究了以谭氏为中心的法籍来华传教士与法国中国博物学知识的形成。
李蕾沈弘
关键词:遣使会博物学
英国传教士慕雅德保存的杭州历史记忆
2010年
沈弘
关键词:英国传教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