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整形外科
  • 1篇整形外科治疗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三维重建技术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颌面
  • 1篇颌面部
  • 1篇颌面部骨折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治疗
  • 1篇小脑
  • 1篇小脑病变
  • 1篇面部
  • 1篇面部骨折

机构

  • 3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何丹
  • 3篇刘娜
  • 2篇李道伟
  • 2篇马强

传媒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及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处理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我院采用螺旋CT检查的颌面部骨折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传输至CT工作站行多重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结果 轴位像提供外伤的基本信息,螺旋CT三维后处理重建技术提高了颌面部骨折的检出率.多重面重建从任意平面任意角度更好地显示骨折及周围情况,特别是对复杂骨折显示具有明显优势.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图像立体地显示了骨折的位置、范围、碎骨块的移位、脱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6例患者术后复查三维CT,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联合应用螺旋CT的3种后处理重建方法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对于整形修复术前制定完整的手术计划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刘娜何丹
关键词:颌面部三维重建
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在不强化小脑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在无强化小脑病变患者中应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技术,探讨其在无强化小脑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5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小脑病变患者的3DASL检查结果。15例患者均为行常规MRI平扫发现小脑异常信号且增强扫描无强化者,所有患者均进一步行3DASL扫描,测量病灶区的CBF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3DASL对无强化小脑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5例患者常规MRI平扫均可见长T1长T2为主的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均无强化,常规扫描无特异性表现。15例患者中小脑梗死11例,3DASL均呈低灌注;胶质瘤3例,3DASL呈等高灌注;淋巴瘤1例,3DASL呈等灌注;3DASL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论作为一项无创性磁共振灌注成像新技术,3DASL成像能够为小脑无强化病灶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刘娜马强李道伟何丹
关键词:小脑病变磁共振成像灌注成像
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级别胶质瘤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图像的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术前分级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5例胶质瘤患者术前进行3DASL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25例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和3DASL扫描,测量病灶区的CBF值。根据病理结果,分析3DASL对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 25例患者中,WHOⅡ级4例,WHOⅢ级15例,WHOⅣ级6例,病变区的CBF值分别为(30.48±17.56);(56.15±38.43);(66.23±15.36);统计结果显示,低级别胶质瘤(WHOⅡ级组)与高级别胶质瘤(WHOⅢ级和WHOⅣ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WHOⅢ级组与WHOⅣ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一项无创性磁共振灌注成像新技术,3D ASL成像为胶质瘤术前分级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刘娜李道伟马强何丹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灌注成像病理分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