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肺动脉...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小板活化因...
  • 1篇血性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健康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机构

  • 4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4篇陈建欣
  • 2篇谢城
  • 1篇陈泽鑫
  • 1篇刘志伟
  • 1篇林晓纯
  • 1篇陈晓纯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我院确诊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者189例,在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基础上给予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表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和pH值等。结果所有189例患儿共痊愈121例,好转要求出院45例,无效20例(其中死亡9例),放弃治疗死亡3例(其中胎粪吸入综合征1例,窒息2例),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总有效率为89.2%。结论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可以作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刘志伟谢城陈建欣
关键词:珂立苏硫酸镁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活化因子监测的临床价值
2015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监测价值。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HIE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1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外周PAF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将70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A(中度,n=35)、B(重度,n=35)两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PAF的变化情况。结果恢复期,A组血清PAF水平低于B组,血清SOD水平高于B组(P〈0.05);恢复期,A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HIE组血清PA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严重程度提升,血清PAF水平越高,且急性期PAF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 HIE患儿血清PAF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采取银杏叶片治疗,可抑制患儿血清PAF的释放,减轻患儿炎症反应,改善症状表现,优化患儿的预后水平,值得推广。
陈建欣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活化因子新生儿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重症EV71手足口病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重症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FN-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惊跳、眼球运动异常的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四肢震颤、肢体无力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0±0.5)、(3.2±0.4)、(2.6±1.1)、(4.9±2.1)d,均短于对照组的(3.2±1.5)、(5.5±1.7)、(4.2±2.1)、(7.8±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IFN-α1b能加速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和其他临床表现的改善,且安全可靠。
方壮顺陈建欣谢城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引导性干预在促进肥胖儿童身心健康上的意义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引导性干预在促进肥胖儿童身心健康上的效果研究。方法:将本院门诊接收的180例要求并接受引导性干预的肥胖儿童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营养、体重及社会功能的引导性干预,比较两组儿童干预前后的身高、体重、超重及肥胖比例以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体重、BMI指数、超重及肥胖比例以及MH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引导性干预可有效促进肥胖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陈泽鑫陈建欣吴铭瑜林晓纯罗悦虹陈晓纯
关键词:肥胖儿童身心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