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城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特征表现及治疗结局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与分析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情况,分析HSP复发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从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SP患儿中,根据双盲法随机抽取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肺炎支原体DNA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支原体感染组(95例),与非支原体感染组(85例)。分析临床特征,并对患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化检验和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情况,并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支原体感染组总胆固醇(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的住院时间长于非支原体感染组,且复发率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复发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尽早对HSP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患儿HSP的复发率。
- 蔡勉珊方炳雄黄旭东陈君谢城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甲泼尼龙西咪替丁氯雷他定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的观察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接受小儿哮喘治疗的7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只给予布地奈德单独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10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只接受布地奈德单独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77.78%(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戴加哲谢城
- 关键词: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小儿哮喘
- 神经节苷脂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例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GM1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20)。两组新生儿期均接受综合治疗,疗程10~14d。治疗组出院后每隔30d应用GM120mg+5%葡萄糖50mL静脉点滴,并指导家属按月龄及发育缺陷给予功能锻炼,共4~6个疗程。对照组出院后未予治疗。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及6、9、12月龄时的发育商(DQ)。结果治疗组康复39例,对照组康复14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5)。治疗组6、9、12月龄时的DQ分别为(91.24±11.87)、(99.24±13.21)、(99.24±1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3±10.56)(、84.97±11.36)(、88.76±1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GM1)结合功能锻炼治疗HIE疗效显著。
- 叶华展刘志伟谢城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节苷脂功能锻炼发育商
- 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我院确诊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者189例,在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基础上给予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表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和pH值等。结果所有189例患儿共痊愈121例,好转要求出院45例,无效20例(其中死亡9例),放弃治疗死亡3例(其中胎粪吸入综合征1例,窒息2例),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总有效率为89.2%。结论珂立苏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可以作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 刘志伟谢城陈建欣
- 关键词:珂立苏硫酸镁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 孟鲁司特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VA患儿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90.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038,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3例声嘶及咽喉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与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相当,但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小儿易于接受。
- 林顺利谢城
- 关键词: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丙酸氟替卡松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 母乳喂养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婴儿早期母乳喂养对预防儿童肥胖及对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调查4所幼儿园2~7岁儿童1622名,被检儿童按序分为4组:非母乳喂养组(对照组)、母乳喂养≤2个月龄(Ⅰ组)、母乳喂养4~6个月龄(Ⅱ组)、母乳喂养≥7月龄(Ⅲ组);再按性别、年龄1:1配对,从4组选择志愿者,用免疫放射法测定儿童血浆瘦素水平。比较每组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肥胖程度;比较每组志愿者中血浆瘦素水平。结果1622例儿童中肥胖儿童检出率为10.60%;从2~7岁年龄越大肥胖比例逐渐增高、而母乳喂养≥4个月龄的人数率逐渐降低;4组儿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14.10%、Ⅰ组12.11%、Ⅱ组8.68%、Ⅲ组8.88%;对照组儿童肥胖检出率与Ⅰ组、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P〈0.01;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志愿者中,肥胖儿童(68例)血浆瘦素水平(22.23±3.42)μg/L较正常儿童(68例)(5.12±0.37)μg/L显著升高,P〈0.001;母乳喂养时间对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对照组与Ⅰ组、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P〈0.01;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后4个月的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血浆瘦素水平,对降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 谢城林东浩洪绍虹张映辉叶华展黄佩纯苏炳合
- 关键词:肥胖儿童母乳喂养瘦素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误诊情况。全部患儿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抗哮喘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给予复方异丙托溴氨、氯雷他定;怀疑患儿有支原体感染,可加用阿奇霉素;对于重症儿童要同时吸入沙丁胺醇等。结果:本组患儿实施治疗后,其中有42例患儿治疗5d内咳嗽消失;13例患儿用药3d后咳嗽明显减轻,但用药7d咳嗽消失;7例患儿用药7d咳嗽减轻,口服泼尼松每天1mg/kg,每天2次,14d内患儿咳嗽症状消失。结论:儿童慢性咳嗽时要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一旦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要根据哮喘的治疗原则进行规范化治疗,降低哮喘的发生率。
- 谢城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慢性咳嗽
-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影响临床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8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病理分级等。根据患儿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分型、预后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25.1436,P<0.05,提示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预后和病理分级经统计学分析,Qmh值=62.1978,P<0.05,提示预后与病理分级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紫瘫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临床表现越重,则肾损害程度也相对越重。过敏性紫瘫性肾炎病理分级与预后有相关性,病理损害越严重,预后不良的危险性就越大。
- 谢城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儿童预后
-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重症EV71手足口病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重症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FN-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惊跳、眼球运动异常的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四肢震颤、肢体无力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0±0.5)、(3.2±0.4)、(2.6±1.1)、(4.9±2.1)d,均短于对照组的(3.2±1.5)、(5.5±1.7)、(4.2±2.1)、(7.8±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IFN-α1b能加速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和其他临床表现的改善,且安全可靠。
- 方壮顺陈建欣谢城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 婴幼儿85例肾损害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因喂养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致肾损害的婴幼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因喂养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而致肾损害的婴幼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患儿经治疗,84例患儿经治疗达到治愈标准,经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1周复查B超示肾盂积水及结石梗阻解除,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排尿通畅,无发热、疼痛或明显不适。1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因救治不利,死亡。随访2个月未见异常。结论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的首要措施。
- 谢城
- 关键词:婴幼儿肾损害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