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丽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定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静脉
  • 4篇肝硬化
  • 3篇血压
  • 3篇慢性
  • 3篇颈静脉
  • 3篇高血压
  • 3篇分流术
  • 3篇肝内
  • 3篇肝内门体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内皮抑素
  • 2篇抑素
  • 2篇术后
  • 2篇荨麻
  • 2篇荨麻疹
  • 2篇疗效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高压
  • 2篇门静脉高压症
  • 2篇门体静脉

机构

  • 11篇定州市人民医...
  • 4篇保定市第二中...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石家庄市第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刘丽丽
  • 4篇马志刚
  • 3篇杨永宾
  • 2篇卢明辉
  • 2篇尹保会
  • 2篇刘纪朋
  • 1篇陈平莲
  • 1篇罗红
  • 1篇高顺强
  • 1篇王刚
  • 1篇杨全山
  • 1篇赵丽娜
  • 1篇李永辉
  • 1篇姜敏
  • 1篇陆建伟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肝脏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2023年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本次进行临床观察,总计选取我院急性脑梗塞患者81例,首先收集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无创颅内压的分级标准,包括轻度24例、中度39例和重度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治疗方案,入院时抽血测定血清PCT水平以及测定神经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进行疗效分级。结果 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PCT和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PCT和NIHSS评分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PCT和NIHSS评分均高于中度组,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PCT和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塞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显效组和有效组血清PCT和NIHS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显效组血清PCT和NIHSS评分低于有效组,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PCT和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塞的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PCT水平越高,则脑水肿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对于高PCT水平患者,临床上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早期应用药物减轻脑水肿,提高预后。
姜敏刘丽丽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脑梗塞预后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2024年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依那普利(ACEI)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和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有效地治疗老年高血压伴CHF。
刘丽丽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
定州市女教师乳腺疾病普查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河北省定州市女教师乳腺患病情况,分析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女性乳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记录分析2014-05-2016-04来定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61例女教师的体检报告,根据B超或钼靶X线报告进行分组:阴性组(1级)和阳性组(2~5级)。结果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及大学不同阶段学校女教师乳腺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2,P=0.034),高中老师患病率最高;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29,P=0.000),41~5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月经不规律组乳腺患病率高于较月经规律组(χ2=9.184,P=0.002),生育组高于未生育组(χ2=24.384,P<0.001),高学历组高于低学历组(χ2=7.168,P=0.028),妇科检查子宫发现肌瘤组乳腺患病率明显高于未发现肌瘤组(χ2=49.56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州市女教师乳腺患病情况与年龄、学历、任教学校所处阶段、月经、生育情况及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相关。
杨全山陈平莲李永辉罗红陆建伟仝淑丽王玮婷王刚蔡海建刘丽丽赵丽娜
关键词:乳腺疾病女教师流行病学
分析对老年高血压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
2024年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小剂量阿伐托他汀钙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络活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阿伐托他汀钙,对比两组的血压、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血脂和炎症因子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阿伐托他汀钙联合络活喜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刘丽丽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
探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024年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TIPS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出现并发症的8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hild-Pugh评分、肝功能指标、术前门脉压力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相关因素是否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结果 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术后遵医行为与年龄是影响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P<0.05),Child-Pugh评分则不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因素(P>0.05)。结论 等会对TIP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过程形成影响,在后续的工作之中应当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观测和干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刘丽丽马志刚王旭冯鹏丽杨帆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介入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tion,PHT)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BV)介入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PHT并发EGBV患者,均采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进行介入治疗。随访术后1年预后生存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介入治疗后1年生存88例(78.57%)。死亡组患者Child-Pugh分级B、C级占91.67%(22/24)、门静脉内径(15.37±5.48)mm、肝性脑病占66.67%(16/24)、失血性休克占45.83%(11/24)、甲胎蛋白(6.14±1.23)μg/L、MELD评分(16.74±2.13)分,高于存活组的68.118%(60/88)、(12.43±2.16)mm、23.86%(21/88)、18.18%(16/88)、(4.22±1.35)μg/L、(13.38±2.49)分,而血肌酐(1.42±0.39)μmol/L、白蛋白(31.46±4.38)g/L低于存活组的(1.76±0.58)μmol/L、(35.32±5.27)g/L(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内径≥14.26 mm(HR=2.237,95%CI:1.381~3.622)、合并肝性脑病(HR=1.671,95%CI:1.671~5.745)、失血性休克(HR=2.784,95%CI:1.746~4.439)、MELD评分≥15分(HR=2.552,95%CI:1.906~3.418)是影响PHT并发EGBV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预测PHT并发EGBV术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734~0.92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25%和68.76%。结论门静脉内径≥14.26 mm、合并肝性脑病、失血性休克、MELD评分≥15分是PHT并发EGBV介入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术后死亡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马志刚刘丽丽王旭冯鹏丽杨帆杨永宾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术后死亡
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及TSP-1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评估患者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抑素、TSP-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症状总评分(TS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T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抑素、TSP-1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观察组的内皮抑素、TSP-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能明显降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内皮抑素、TSP-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周美联卢明辉刘纪朋刘丽丽尹保会高顺强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内皮抑素凝血酶敏感蛋白-1
TIPS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术后短期肝脏体积增大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术后短期肝脏体积增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采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进行介入治疗。手术前后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螺旋CT测量患者肝脏体积(LV),将患者分为LV增大组22例和LV缩小组68例。然后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其实验室指标水平,应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术后短期肝脏体积增大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术后LV增大22例,(24.44%),LV缩小68例(75.56%)。术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V为(954.72±126.48)cm^(3),术后1个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V(986.49±143.57)cm^(3);术后6个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V(862.43±127.59)cm^(3),术后12个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V(839.56±116.42)cm^(3)。其中22例LV增大患者术前LV(867.54±123.69)cm^(3);术后LV(983.26±124.57)cm^(3)。68例LV缩小患者术前LV(945.37±134.68)cm^(3);术后LV(834.56±122.49)cm^(3)。术后短期肝脏体积增大组和缩小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烟酒史、支架直径、尿素氮、尿酸、国际标准化比值、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大组患者病毒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C级、胱抑素C、总胆红素、血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白细胞计数、白蛋白高于缩小组,而血钠、凝血酶原时间血钠低于缩小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C级(OR=2.52,95%CI:1.894~3.989)、总胆红素升高(OR=2.030,95%CI:1.281~3.217)、白蛋白降低(OR=1.687,95%CI:1.109~2.566)、血钠升高(OR=1.516,1.159~1.983)是TIPS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术后短期肝脏体积增大的重要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TIPS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术后短期肝脏体积�
王旭马志刚刘丽丽冯鹏丽杨帆杨永宾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肝脏体积影响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Ghrelin和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Ghrelin水平与Hcy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择取本院体检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体检人群中筛查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按照患者的高血压等级,将患者划分为一级...
刘丽丽姜敏周志安李淑娟孙淑珍杨奕芳卢明辉高磊刘丽何艳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HCY水平
文献传递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症状积分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7%(P<0.05);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临床症状积分、CD8+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升高或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6%(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美联卢明辉刘纪朋刘丽丽尹保会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免疫功能血清内皮抑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