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宿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2篇心肌
  • 2篇心肌保护
  • 2篇心脏
  • 2篇直视
  • 2篇直视手术
  • 2篇麻醉
  • 2篇管理体会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内直视手术
  • 1篇心内直视手术...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直视
  • 1篇心脏直视手术
  • 1篇胸科
  • 1篇胸科手术

机构

  • 4篇宿迁市人民医...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5篇陈斌
  • 4篇张振
  • 2篇饶丽华
  • 1篇苗民
  • 1篇刘伟
  • 1篇于波
  • 1篇陈伟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肺通气技术用于食道癌手术麻醉管理体会被引量:5
2013年
食道癌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以往的麻醉均使用单腔气管导管,术中术侧肺部不萎陷,使术野不清,术中需暴露视野而使术侧肺被挤压、揉搓,造成术侧肺充血水肿,影响患者术后复苏。单肺通气技术是现代胸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可选择性地进行单肺通气,防止患侧肺的血液、分泌物等进入健侧肺,使术侧肺萎陷,为施术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单肺通气技术用于开胸手术中,
张振刘伟陈斌饶丽华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食道癌
基层医院开展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体会
2006年
张振陈斌饶丽华
关键词:体外循环技术心脏直视手术
冷血含钾停搏液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的应用总结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冷血含钾停搏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87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经验进行总结。87例患者中,心功能Ⅰ-Ⅱ级,房、室间隔缺损26例,二尖瓣置换术33例,主动脉置换术5例,左房粘液瘤3例,双瓣置换术15例,冠脉搭桥+主动脉置换5例。根据病情常规冷血停搏液(0-4℃)采取顺灌、直视灌注,首次剂量15-20ml·kg-1,每隔30min复灌半钾停搏液。体外循环采用浅中低温(28-32℃)、中度血液稀释(Hct0.22-0.24)。灌注流量为40-80ml/(kg·min),转中维持MAP40-80mmHg,ECC中常规使用镁剂,碳酸氢钠及利尿剂。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35-630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5-220min,开放升主动脉自动复跳71例(占81.6%),电击复跳率16例(占18.4%)。术后死亡一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冷血含钾停搏液含氧较高,血中蛋白成份具有胶体渗透压,预防心肌水肿,并补充缓冲物质,为心肌提供足量的能量底物及氧,有利于心肌自动复苏,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张振陈伟陈斌于波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全身麻醉胸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采用麻醉深度监测,结合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指导术中麻醉管理;Ⅱ组未行麻醉深度监测,以患者循环指标调节麻醉深度。连续监测MAP和HR,记录拔管后5、10、20和30min时的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随访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即刻的MAP和HR均较诱导前降低(P<0.05),但Ⅱ组下降较Ⅰ组明显(P<0.05)。Ⅰ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Ⅱ组缩短(P<0.05)。拔管后各时点Ⅰ组躁动评分较Ⅱ组低,Ramsay镇静评分较Ⅱ组高(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老年胸科手术全身麻醉下实施麻醉深度监测能实时调控麻醉深度,有助于维持循环稳定,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陈斌苗民韩继修胡北
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胸科手术麻醉管理老年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被引量:11
2008年
张振陈斌
关键词:体外循环瓣膜置换心肌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