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内科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猝死
  • 1篇心脏
  • 1篇性猝死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源性
  • 1篇脂血症
  • 1篇他汀
  • 1篇他汀治疗
  • 1篇猝死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 1篇内科
  • 1篇老年
  • 1篇老年患者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病
  • 1篇高脂

机构

  • 2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2篇刘奇峰
  • 1篇邓李琼
  • 1篇蔡裕福
  • 1篇杨敏
  • 1篇丘睿业
  • 1篇蓝新平

传媒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SCD)的临床病因,以提高对SCD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89例我院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脏病猝死病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猝死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SCD率为9.60%,占心源性死亡的69.53%。冠心病是SCD的主要病因,占51.69%,其次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占13.48%;扩张型心肌病,占12.36%;风湿性心脏病,占11.24%。该四种病因占总死亡病因的89.89%,相对其他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病例有前驱症状、心电图改变和明显诱因,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是SCD最为常见的诱因,分别占34.89%和32.58%。结论 SCD患者存在明显诱因和先兆症状,因此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病情进展,警惕危险因素,重视猝死前驱症状,做好风险预后评估,强化监护,对降低心肌疾病患者SCD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刘奇峰
关键词:猝死心脏心内科老年患者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A组(n=50)和B组(n=50)。A组给予40 mg/d阿托伐他汀,B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病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SBP、DBP、TC、TG、LDL-C、HDL-C、hs-CRP及SOD分别为(131.9±6.6)mmHg、(82.1±5.6)mmHg、(3.5±0.6)mmol/L、(1.7±0.2)mmol/L、(1.6±0.2)mmol/L、(1.6±0.3)mmol/L、(1.8±0.6)mmol/L、(2.7±0.5)mmol/L;B组分别为(139.2±7.1)mmHg、(88.6±4.1)mmHg、(4.6±0.8)mmol/L、(2.1±0.2)mmol/L、(2.4±0.3)mmol/L、(1.2±0.2)mmol/L、(32.7±4.6)mmol/L、(24.6±3.1)m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d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和高血脂状态,其效果优于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者。
杨敏刘奇峰蓝新平丘睿业蔡裕福邓李琼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阿托伐他汀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